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鱼肠剑(出书版)(3)
作者:吴蔚 阅读记录
虽然晋、楚两国签订盟约,停止交战,同为霸主,但楚国外患并未消除——
吴国受到晋国倾力扶持,蒸蒸日上,成为长达数十年晋楚争霸的最大赢家,由昔日楚国的附属国,一跃成为有实力与楚国对抗的强国。而今更是频频攻伐楚国,胜多败少,降服了不少原先附属楚国的小国或部落,已是世所公认的南方大国。
春秋形势图
而越国尚未开化,虽因地域相连,而与吴国同俗同风,但在政治、军事上远远落后于吴国,二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由于越国俘虏曾刺杀吴王余祭,两国结下难解死仇,越国不得不完全依附于楚国,依靠楚人的庇护来求得生存。
越、吴、楚三国形势图
比较起来,吴强越弱,吴国显然是上上之选。范蠡认为吴国已露霸主之象,称霸中原是早晚之事,选择吴国,有广阔可为的空间。
文种却认为越国虽然弱小,对个人而言,机会却是更好——若能凭一己之力,完成扶越抑吴之大业,建立赫赫功勋,如同当年申公巫臣扶助吴国一般,岂不是显得更有能耐?
二人都是极有主见之人,也不愿说服勉强对方,遂决意各从己愿:文种选择去越国,范蠡则选了吴国。料想将来或许会有对垒阵前的一天,但二人指天为誓,将永远不忘今日朋友之谊。
范蠡坚持选择吴国,除了更看好吴国之外,还因为他是一介平民,不同于文种有贵族身份。文种无论去哪国,只需表明其显赫身世,便很容易能引人重视,顺利见到当权者,但范蠡没有这种便利。当然范蠡可以选择与文种同去越国,但那不是他所想要的,朋友之交,是平等之交,至少起初应该是这样,他希望能凭自己徒手打出一片天下,而不是倚仗好友。而吴国第一任吴王寿梦[10]曾在都城附近建都亭[11],专门招徕四方贤士,这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延揽人才的做法在春秋时代极为罕见,显然对范蠡极具吸引力。
范蠡来到吴地后,才发现吴国也不尽然如传闻中那般政通人和,尤其当今国君吴王僚即位后,政局不稳,人心浮动——
第一任吴王寿梦生前曾指定了王位继承人,依次是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幼子季札,即兄终弟及,务必要传位到季札[12]。
寿梦薨后,一切依照他生前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先是诸樊即位,后是余祭、余昧,但余昧薨后,其弟季札避让王位,逃离了吴都,余昧之子州于遂继承了王位,是为吴王僚。
吴王僚本不是其祖父寿梦名单上的人选,意外当上吴王,颇有得位不正的嫌疑。其堂兄公子光[13]是第二任吴王诸樊嫡长子,有长房长孙的地位,明显比吴王僚更有资格继承王位。吴王僚对此心知肚明,十分忌惮公子光,刻意防范,连带对外人亦十分警觉,只信用至亲之人。连声名在外的楚国逃亡者伍子胥来到吴国后,费尽心机,也只见过吴王僚一面,之后便被草草打发到乡下闲居。
彼时吴楚战争不断,伍子胥非但是楚国名臣伍奢之子,熟知楚国国情,而且身边还带有前楚国太子熊建之子熊胜,即王孙胜,政治资本极为雄厚,均遭如此待遇,足见吴王僚对外人的态度。
而范蠡一介平民,在吴国无亲无故,别说见到吴王僚,就连最基本的晋身之阶,亦难以寻到。但他亲眼见到吴国水师及吴地兵器精绝天下,吴人更是勇悍无畏,难与争锋,战斗力远在他国之上,料想假以时日,吴国必定雄霸天下,不愿意就此离开,还想继续寻找机会。经过仔细观察后,范蠡窥测到一个机会,这便是养鱼业。
吴国地处水乡,早在万年之前,先民生活便是渔猎为主、采集为辅,即使后来出现了农业,渔猎经济仍然相当发达。起初,人们只以最为简单原始的方法捕鱼,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工具的改进,捕鱼量大大增加,便将过剩的鱼先进行人工饲养,这亦是渔业史上的重大飞跃。吴国立国之后,渔业日趋兴盛,所谓“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江南水乡,采捕为业,鱼鳖之利,黎元所资”。与此对应,人工养鱼大为普及,就连吴国王室亦在王城西面建筑鱼城养鱼。
以饮食而论,鱼与吴人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进而深深折射到吴地文化中,传说吴国之“吴”与姑苏之“苏”即由鱼生发而来。而第一任吴王寿梦本名姬乘,在青铜铭文中,“乘”字是一个人张开双臂,叉开双腿站立在大木筏上。至于寿梦之“梦”,即通网,寿梦本义,便是“长久牢固之渔网”。
吴人大多酷爱吃鱼,当今吴王僚也不例外,且其人嗜吃炙鱼,对美食孜孜以求,对食材十分挑剔,还时不时亲至鱼城,以挑到最合心意的鱼。鉴于此点,范蠡亦对养鱼发生了兴趣,希冀能借鱼为机缘,遇到吴王僚,得其赏识,进而获得重用。此时的范蠡当然想不到,日后吴王僚正是因鱼而遭杀身之祸。
虽然真正的目的跟鱼无关,但范蠡仍然下了真功夫,跑了五湖许多渔村、渔场,虚心向渔民求教,经月下来,竟由此学到了不少养鱼经验。他将这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编成了一卷书册[14],献给负责鱼城的鱼正癸运。
癸运大字不识几个,又因与吴王僚的弟弟公子烛庸是姻亲,十分傲慢自大,哪里会将一个外国人编的什么《养鱼经》放在眼中,随手便甩到了一边。
一计不成,范蠡便想自己养殖,以亲身经验来验证《养鱼经》的正确。然开办渔场需要资本,他家境贫寒,来吴国前,蒙文种赠送了一些碎金[15],作为旅费。楚、吴两国币制不同,吴国在经济形态上远远落后于楚国,仍以海贝、布帛[16]为通行货币,但因铸剑业发达,青铜块亦是硬通货,范蠡便先行将碎金换成了青铜块。只是来吴国已近一年,衣食住行均要花钱,青铜块已所剩无几,又哪里有能力来置办渔场?
无奈之下,范蠡只得暂时在大富翁渔父开设的菱湖渔场打杂,打算先设法安顿下来,亦不时到鱼城一带徘徊,期待有朝一日能遇到吴王僚出行。
至于望月鱼,范蠡到底还是个年轻男子,听闻之下大起好奇之心,倒不是嘴馋美味,而是想看看这鱼到底是什么模样,又如何会在十五月圆之夜出水望月。
月女不知范蠡胸怀凌云之志,闻言很是不解,问道:“这么说,范君来到吴国,只是为了做官吗?”
范蠡道:“当然不是为了做官而做官。只有做了官,手中有了权势,才能去做更大的事,进而建功立业。世间男子汉大丈夫,大抵会做如此想。”
月女摇头道:“孙武哥哥就说他一点也不想做官。”
范蠡微微一笑,问道:“那位孙武君,是因为避乱,才来到吴地隐居,对吗?”
一提及孙武,月女双眸中便明显有了光彩,笑道:“是啊,孙武哥哥是齐国人。”
范蠡道:“敢问那位孙武君多大年纪?”
月女道:“跟范蠡君你差不多吧,二十来岁。”又道:“孙武哥哥十八岁就来到吴地,独自在穹窿山[17]隐居有好几年了。”
范蠡道:“未及成家,想必是一心要立业。”又笑道:“月女那位孙武哥哥说他不想做官,只是骗你的。吴地多少名山大川,他却偏偏隐居在穹窿山,这是靠近权力中枢之地,我决计不信他没有野心。”
月女脸色登时一沉,道:“范蠡君又没见过孙武哥哥,更不了解他,凭什么说他有野心?”
范蠡忙道:“我随口一句,月女就当我胡说八道好了。对了,你就叫月女吗?姓什么?”
月女摇头道:“我没有姓,本来我连名字都没有,月女是孙武哥哥给我取的。”
原来月女是个身世奇特的孤女,她尚在襁褓之中时,便被人丢弃在山野荆棘之中。幸好天无绝人之路,一只白猿发现了她,将她带回山洞抚育。后来有猎户在山中看到一只白猿带着一个小女孩玩耍,情若母女,深感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