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谋(47)
谭山崎在玄关处换了鞋,绕到客厅,分明灯火通明,可却空荡荡地。
罗文作每天都很忙,就算不去公司,也是一整天待在书房里。他的生活十分规律,每日早起,晨跑,吃早餐,泡茶,处理工作,开会,处理私人事情,继续处理工作,开会……晚间看书,看电影,健身房夜跑,偶尔参加party,跟人吃饭。一切都很正常,规律地让人觉得枯燥。
又诡异。
作者有话说:
今天先更这么多,有一部分觉得不合适删掉了两千字。
这几天太忙。端午放假我尽量写多点,好把这本结束了写下一本。
第34章 【2012】
2012年, 马哈镇。
本来打算休息一阵,夜晚行动。
结果回到旅馆,大门紧闭。
……真没想到。
却又好像在意料之中, 这种自家就能盖的楼,平日里租出去也只是为了多赚点钱,估摸着到了新年,就是从大城市归来过年的,子孙的房间。
俩人对视一眼, 无奈苦笑, 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到大街那边吃早餐。
好在衣物干净,否则话说不清。
吃完粉,俩人往旅馆走。
旅馆老板看见二人,友好地打了个招呼,似乎没发现她们彻夜未归。
一前一后回到房间, 谭山崎拿出手机充电。
手机录音快一整个夜晚,早就没电了。
周霏洗完澡出来,换她进去。
出来的时候,周霏头也不抬, 说:“我查到一些东西了。”
关于小鸟的信息, 她试着逼问韦成仁,韦成仁慌不择路说了一些,最后怕她不信, 坚定地说网上有相关报导, 不信的话可以上网去查,并且给出了关键词——东山失踪案。
“查到什么?”谭山崎将束缚的头发放下来, 因着快要假扮小鸟, 她头发没洗, 只特意洗了重要部位。
“喏。”周霏将手机递给她,示意她自己看。
那是一则文字报导,行文并不严肃,更像是地方的奇葩新闻。
谭山崎坐到单人沙发里,抱膝迅速浏览了几分钟。
小鸟的真实姓名叫陈某珍,中间字不详,韦成仁也不知情。
报导里,小鸟刚过十六周岁,按时间算,今年才二十岁,正是花季雨季,刚上高一。
文里提到小鸟从小成绩优异,中考接近满分考上东山一所重高,后高一就拿到了一所知名大学的保送名额,是个优等生。
……
这条报导还介绍了小鸟的家境,却只字不提失踪和侯光辉。
“这是什么?人物介绍?”谭山崎把手机递回给她。
周霏仍闷着头,不知在写写画画什么,接回手机摁了几摁,换了个页面,又递到她手里,说:“这是一起比较离奇,且戏剧性的绑架案,期间兜了好几个弯子,你先看第一个弯子。”
谭山崎无话可说,在她的指示下,看起第二条报导。
这条报导的风格,显然比上一条的时事新闻要严肃一点。
她一目十行,停滞的脑子终于抹油,慢慢启动。
二〇〇九年,九月,东山一中迎来这所高中的第八十七次开学。
高一升至高二,高二全体人数共一千三百多名学生,提前一两天到校入宿,唯独缺少陈某珍的身影。
开学前夜,宿管逐个宿舍查人,理应是陈某珍的床位,此刻却依然空着,问了同宿舍的其余几人,都说没有见到陈某珍返校的身影,更别说行礼了。
再耽搁不得,宿管通知了陈某珍的班主任,告知实情。
班主任连夜给陈某珍的家长致电,以为是小孩错过开学日子,又或者临时有事,想要推迟几天入学。
没想到,陈某珍的家长却说,陈某珍日前已坐上飞往旧金山的航班。
再细问,陈家长说:十几年前,他们在家门口捡到一个孩子,那是一个大清晨,家中长辈下楼晨练,开门却看到门口摆着一个摇篮,摇篮里有个女婴,险些让他踩到,好在摇篮沉重,没让他踢翻。这个女婴就是陈某珍。
他们报过警,可民警迟迟找不到弃婴的人,要送到福利院去,长辈认为他女婴命苦,刚出生就被遗弃,他与女婴有缘,就去领养了过来。
此后,他生意兴隆,很快,他们整个大家搬到别墅中去。陈某珍亦在他们家里住了下来。
据陈父口诉,陈某珍勇敢,是冒险家性格,从小就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小学初中成绩年年前三,参加竞赛拿奖,课余爱好众多……
时间过得很快,十几年前他生意成功,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可去年(2008)亚洲金融危机,经济泡沫,各种噩耗接踵而来,最开始是背上大笔债务,别墅抵押,破产,紧接着是老爷子心脏病加中风,母亲患癌,他身体大不如前,妻子更是在分娩儿女时落下病根,他们家多灾多难,加双筷子都得考虑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