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我重逢了学生时代的暗恋对象(27)
作者:一粒芝麻 阅读记录
她後來還自嘲說,這戀愛談得像是養瞭一隻電子寵物。
大概是四月的某天,她的預感成真瞭:男生毫不留情地提出瞭分手,她苦苦挽回,但男生的態度很堅決,問就是看不見未來、不如分手。
最後,在她的一再請求下,男生松口說如果到瞭七月初他們的關系還沒有改善,那就分手。
“約定分手是什麼爛俗劇情。”她在遊戲裡跟我吐槽。
她來上海是看親戚,一不小心被困在這裡三個多月,損失瞭金錢時間不說,還失去瞭感情。
“再也不會來這個傷心地瞭。”她說。
“你會有自己的好生活的。”我不知該說什麼,隻好重複這些陳詞濫調。
直到有一次,她給我發瞭張他們的聊天記錄,在看到那個頭像以及她備註的昵稱後,我愣住瞭。
截圖上的頭像與我的列表裡C的頭像儼然一模一樣,而那個昵稱明顯是由他的真名演化而來。
“這個外號有什麼寓意嗎?”
她毫不設防:“因為他的名字叫XX。”
上天安排的劇情最讓人措手不及。也就在那一刻,我開始真正相信命運的力量。
“他之前也在美國留學。”她繼續說,“後來去瞭澳大利亞。”
又對上瞭一條信息。
你說人生湊不湊巧。
“五年雖然很珍貴,但也僅僅是五年而已。”我第一次試圖真正安慰她,“失去的東西會在別的地方彌補給你。你的一生那麼長,以後還會有很多驚喜,譬如錢、譬如事業、譬如朋友。”
“謝謝你。”她說,“你去過澳大利亞麼?那個地方很美麼?”
“沒有。”我答,“我比較愛看眼前的風景。”
一直到她離開上海,我們也沒見過面,她隻是淡淡地跟我說,“以後人生裡應該不會有愛情瞭。”
其實她也知道,男方心意已決,她做什麼也無濟於事。
果然,到瞭七月,她的微博更新瞭:誰聽瞭不可惜這五年。
我希望她能早點走出來。
真的。
偏偏在她離開上海後不久,三年沒回國的C回來瞭。
他突兀地給我發來消息,問我是不是在上海。
我一看就明白瞭。
很難不懷疑他是故意拖到約定的日子後才回國。
我立刻去翻瞭那個女孩的微博,裡面充實著淚水和痛苦,與C光鮮亮麗、風平浪靜的朋友圈形成鮮明的對比。
好生諷刺。
我仍記得當年他讓我幫忙挑口紅時,臉上浮起的笑容。也清楚地記得,他當時官宣的朋友圈裡溢於言表的喜悅。
我不知該說什麼。至少在那一刻,他是真的喜歡她的。
“你要回國發展嗎?”
“回來看看。我們也很久沒見瞭,不如一起吃個飯吧。”
我翻瞭翻日歷:“那就周五晚上吧。”
“可以。”
不過,我們誰也沒有提議具體的地點,似乎冥冥中註定瞭我們不會見面。
好巧不巧,到瞭周五下午四點,在我臨出門前,上海突然下起瞭大雨,伴隨著狂風。
這是不是很熟悉。
2017年1月紐約的大雪穿過浩瀚歲月將2022年7月的上海變為一片澤國。
我望著窗外的暴雨,忽然想起當年賣熱巧克力的大叔對我說的話:如果你等的人一直不來,那就不要再等瞭。
這句話後來被我奉為座右銘,不僅僅是對人,也對事。我相信合適的人或物會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如果久等不來,那必然是沒有緣分也沒有雙向奔赴。
我放下東西,給C發瞭一條消息:“天氣不好,取消吧。”
C秒回:“你可以啊。”
我沒再回複。
過瞭一會兒才看到他的第二條消息:“上一次是我讓你等,這一次是你鴿我,我們扯平瞭。”
原來他還記得他遲到一小時的事情。
這倒是讓我驚訝瞭一下。畢竟,他從未表露出半分歉意。
可是過去瞭太久太久,那時的憤怒和委屈是什麼滋味,我已經記不太清瞭。窗外風雨飄搖,仿佛要將那些年所欠的大雨,統統在今天還給我一般。
我想,遲早有一天我會忘記他,正如那些被我遺忘在角落的明信片。
Chapter 16. crush變rubbish
我最後一次見到B,是在2022年的9月。
中秋節假期,我和B都打算回傢。得知這一點後,B問我想不想一起去打卡一傢新開的網紅奶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