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先生后生+早春暮春(5)

何组有些惭愧。他回到徐州,借了史记,请剧组的语言老师带他看了留侯世家。看完留侯世家,他又看了淮阴侯列传,最后看了韩信卢绾列传。他有些分不清韩信和韩王信,于是又看了好几遍。他觉得他们有些相似,说的话,做的事,但总觉得似乎有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存在的时候并不存在。

他开始怀疑韩信这个人的存在。这种怀疑导致了他的第一场戏就被NG了十来次。

他们接下来的戏并不是按顺序拍的。张良和幼年韩信的戏被挪到了后面,韩信执戟鸿门宴的戏变成了他的第一场戏。

楚汉的故事总离不开鸿门宴。然而整个灭秦过程中,能看见其他人,却看不见韩信。鸿门宴中有没有韩信?是哪个韩信?抱着这样的怀疑,何组被导演说:“你去休息一下。”

他的戏拍不了,鸿门宴的主角并不是他,是张良。他在项羽身后执戟,他看见了张良。

他不能理解那种情感,为什么要颤抖?为什么不得不看着他?

他看了剧本,又看了史记。张良要找的人到底是谁?张良不惜性命也要椎刺秦王,他想把这个天下还给谁?

他有些憎恨起这个他不熟悉的历史人物。他们随意地打扮着他,让他去找韩国的后裔,但在他眼前,他又装作不认识他。

张良看着刘邦,看着项羽,看着项庄的剑,就是不看项羽的身后。那里应该站着一个执戟郎中。一个他照看了十年,却轻易抛弃的孩子。

下邳离淮阴不近呀,你们凭什么说他在那儿待了十年?

何组看着营帐中樊哙跪下来,吃着生肉,喝着酒。他并不是主角,但在鸿门宴中谁去看角落里的人呢?

樊哙身旁的张良不声不响地喝着酒。他明明是不能喝酒的,但他现在喝了很多,一样十分清醒。那双向来好像混沌的眼睛清晰而执着。

张良想把天下给谁?

导演忽然说了卡,然后对着何组说:“你上去吧。”

他被那样留在了胶片里。好像愤怒,好像有话要说,好像想离开,但是始终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他不是主角。

那场戏拍完,何组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妻子问:“你怎么了?心情不好?”

“没什么。”

何组问妻子,韩信在历史上活跃了到底多久。妻子说如果到被贬为淮阴侯为止,只不过五年多,如果到死为止,也不过十一年。

何组回想二十二岁到二十七岁的自己的五年。他好像做了很多事,但也好像什么也没做。不过那时莫名其妙地变得有名气起来。可是和横扫千军平定天下相比,那好像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

他有点恐慌起来,他不明白韩信的想法,为什么他要去项羽那儿,为什么鸿门宴后不久又要逃到刘邦那儿,为什么之后又要逃走,最后为什么要留下来,死心塌地地留在刘邦那儿,然后做了件最终使这个人的国号变成他们这个民族代称始祖的事。

他明明姓韩。

何组没有问导演这件事。

楚汉的主战场开局并不在徐州附近,导演在拍完少年韩信以及张良匿下邳的部分就打算将剧组带到秦岭去。

睢宁和淮安都找不到下邳和淮阴的影子,在数千年中,淮河也曾经改道数次,即便到了实地,这里也不是两千年前的那个样子。两千年中,河流行经了不同的路径,大湖泊可以消失,城市不复存在,语言已经进化,就连人也早就迁往更安全的南方。

他们只能用仿建的城池,让少年韩信在那里钓鱼。师父消失后,母亲也死了,十六七岁的孩子不治生产,带着把宝剑四处招摇,饿了到别人那儿蹭饭,蹭到了闭门羹,钓鱼的技术也不怎么好,一天能管一餐算是走运。

三十多岁的人要演十六七岁还是稍嫌困难了些。上好妆的脸可以抖下很厚的粉。陈生虽是个酒坛子,打灯的技术却相当好,把他打得一点皱纹都看不见了,只是那棱角轮廓自然不是十六七岁少年的。

他钓着鱼,蹲在护城河边动也不动,好像尊石像。钓竿抖动的时候他扯起来,只是不及指头长的小鱼。下一次的话,却什么也没有。他消沉起来,好像真的饿了那样。

老实说,他真的想导演早点喊卡。但导演浪费了一个小时的胶片拍他钓鱼,直到他真的以为他要钓上鱼才有午饭吃。

他难免胡思乱想。为什么他非要在这儿钓鱼?因为饿了。为什么那么饿?因为师父不知上哪儿去了。母亲也走了。他什么也不会。不会农活,不会经纪。师父只教了他怎么打仗,怎么杀人,怎么成为王。

何组忽然明白他为什么要去项羽那儿了。

上一篇:何处春生 下一篇:丁香鱼和橄榄树

控而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