孀门(216)
这似乎是命运的昭示,由不得她选择,马儿撒开四蹄,朝桃村而去。
时辰飞一般过去,在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下车。
“这是……发生了什么?”许青窈低声喃喃。
所有的东西都被收回房中,院子空得像一个没人坐的高脚凳,只有天上的云不舍地在上面徘徊。
“袖袖?”许青窈紧张地唤了一声。
“阿姐,你怎么过来了?”
许青窈循着声音转过身,大门口立着个粉衫碧裙的女孩子,头上利落地包着蓝色碎花布巾,上面落满灰尘。
光影明昧交界处,少女立在那里,笑着看她,好像她才是这个家的主人,而她自己则是一位突然到访的不速之客。
许青窈忽然眼睛一红,然而还是笑着说:“我来看看你们。”
“阿姐,幸亏你回来了,我们今天就要走了。”
几乎是像做梦一样,许青窈不由自主地问出声:“去哪儿?”
“我们要去归化城。”
归化城是朝廷和蒙古部落休兵议和后,在通贡互市政策下出现的产物,经过几年的通商发展,那里如今安定繁荣,两族百姓相交友好,“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内地的许多商人不远万里将丝绸和茶叶运到归化出售,常常赚得盆满钵满。
“归化,好远,是在很北边的地方吧,”许青窈说着,视线也随之望向远方,眼底一片空漠,“为什么你们要去那么远?”
“窈窈回来了。”从牛棚里走出一对夫妇,两人互相为对方拍身上的灰。
看见素来沉默寡言的大伯忽然笑容满面,热络地朝自己招呼,许青窈有片刻的怔忡。
回神之后,她开门见山地问:“大伯,为什么忽然要搬去归化?”
“朝廷关心我们这些无业的漕丁,说是愿意的迁到北边,参与开荒,赏良田百亩,还准许放牧养马,自从我从河道上退下来,你也知道,咱家也没什么进项了,种地还要交租,一年到头捞不到多少,不如这回趁着这个机会,还能换种活法。”
素来嘴快的杜氏今日难得没有一上来就拆自己男人的台,反而笑吟吟地附和,“是啊,还不要说薄少爷肯叫春官到归化城的分庄当副掌柜。”
“哪里是副掌柜哦,”少年走过来,朝许青窈恭恭敬敬叫了一声姐,随后给众人解释:“别听我娘胡说,就是个学徒,做成了伙计,再做招待,后面还要跑堂和跑市,打几年算盘,账务精通了,才能跟着副帮和老帮,一点点学,一步步走。”
“以我儿的聪明,那是迟早的事。”杜氏不无得意地说。
许青窈注意力却不在这儿,很惊异地问:“薄少爷?哪个薄少爷?”
门口的马车嘶鸣,上面跳下一老一少来。
老的是徐伯,年轻的自然是薄家小少爷薄今墨,穿着苍青色圆领袍,腰系羊脂玉带,肤色冷白,眉眼秾艳,却不显媚气,反而萧萧肃肃,矜贵清雅。
“你怎么在这儿?”许青窈皱眉。
“我来送别漕帮的老前辈。”
许老神色惶恐,连忙摆手,“少帮主这么说,可就太臊我这张老脸了,只不过从前仗着年轻有把子力气,多在漕河上跑了那么几年,在帮里连个名号都排不上,哪里敢当得起帮主的一声老前辈。”
“只要登过咱们漕帮的船,就算是漕帮的兄弟了,每一位弟兄的功劳,老帮主都念念不忘,临过世前还要我发誓善待兄弟们,您这种为漕运出力多年的老人,自然是前辈中的前辈,怠慢不得。”
两人一本正经地寒暄。
许青窈听得一头雾水,漕帮就算了,她的伯父确实从前是漕丁,靠运河拉粮为生,如今看来,薄今墨又当上了漕帮帮主,作为新官上任,笼络底下的人心是必然之举,但是钱庄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堂弟春官会和薄今墨的恒昌记扯上关系?而且为什么现在全家突然就要搬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
想到这里,许青窈看向一旁的少女,“袖袖,你也要跟着去吗?”
许青袖笑得有些腼腆,“宋先生也要去归化城,薄少爷给他在那边寻了一个参军的门路。”
许青窈点头,“原来如此。”
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安排了去处,而且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去处,怪不得他们迫不及待要搬去那么远的地方。
她把目光投向薄今墨,试图询问他这么做的理由。
趁着许家一家子忙前忙后,往外面马车上抬东西,他陪她站在阳光充沛的土墙下,向她讲述了这桩公案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