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枯木逢春(上)(142)

作者:桃桢 阅读记录

可毕竟也是秦州卫所指挥使,如今蹊跷死去,难免不惹人生疑。

一日早朝提及此事,果然就有官员提出曾与陆渐维有过冲突的霍濂十分有可能是杀害上司的凶手。

虽然叶家为其辩驳,可不管如何远在秦州的霍濂,嫌疑无法在顷刻间被洗刷。陛下为难,便只得暂缓霍濂返京一事。

霍子戚自然颇多担忧。原本以为哥哥即将回京正日夜守候,谁知又生事端反令哥哥陷入凶杀案中,背负了杀人的嫌疑。这案子一日不破,哥哥便多一重危险。

好在秦王高容与与霍濂先前有些交情。陛下下令暂且将霍濂关押在秦王府上也算是暗地里的包庇了。秦王差人送了急信来将陆渐维一案的细节告诉了他。

陆渐维死于利器,割脖而死。然而现场并未找到凶器,且尸体的伤口细长,一时无法准确确定究竟是哪一种利刃所伤。

谁都知道霍濂善用剑,你若说那是剑伤,无可厚非,你若说那并非剑伤也未可知。

或许凶手便是故意造成这样迷惑的伤口好让霍濂无法理直气壮地摆脱嫌疑。

恰巧那一晚霍濂的去向也不明,好似被人算计了一般,直到天亮才被寻了一夜的倩宜发现睡在了卫所外附近的树林中,彼时他手里还紧紧抱着他的佩剑。

霍子戚读完信中内容,整个人心烦意乱地坐在昙花庵。叶锦书频繁瞄他,抢过他手中的信纸,快速读了一遍后,眉头也皱了起来。他问向霍子戚:“你觉得陆渐维是死于谁手?”

霍子戚很是烦躁地抱着头:“管他是谁,总之不会是哥哥就是了。这分明是蓄意栽赃。”

他顿了顿又说:“你不知道,这并非是秦王殿下发的第一封信,此前他还告诉我,说哥哥被关押在卫所时还被人用了私刑。

还是我将这事儿告诉了陛下,求陛下开恩,陛下这才将哥哥送去秦王府。

叶锦书一时无言,思忖了片刻,他又将信递给颜幼清,问他怎么看。

颜幼清犹犹豫豫地接过,有些胆怯地说:“我哪里懂得。”

叶锦书当即唬了他一眼,辛辣批评道:“先生不会以为会试只是一场考试吧。如若将来高中,难不成连官场局势都不清不楚,一头雾水地入朝为官?那我劝先生还是早些回家去吧,别白白丢了性命。”

颜幼清被他这番话说得讪了起来。

霍子戚抬眼瞧了瞧他可怜的神情,扯了扯叶锦书的袖子提醒他别太严厉。

颜幼清却并未消沉很久,反而受了警醒,认真地看起信中内容。

与叶锦书的一目十行有所不同,他习惯一字一字地扣。待他扣完,已是良久。

他慢慢说道:“我觉得与其现在苦恼真凶的身份,首要的还是要将霍将军从困顿中解救出来。”

在霍子戚听来,他说了句废话。不找出真凶如何洗刷哥哥身上的嫌疑,无法摆脱嫌疑便也无法让哥哥从困顿中抽身。

叶锦书却兀自点头,觉得他说得不错。他换言之:“确实,这是有人陷害不假。只是我们鞭长莫及,难以就地查清。况且再拖下去幕后黑手或许会再呈出伪造的证据,到时候霍濂不是凶手也成凶手了。

霍子戚摇头不止,只觉得自己脑袋不清明,他疑惑极了:“那怎么样才能在找不到真凶的情况下让哥哥洗清嫌疑呢。”

叶锦书微微一笑:“这有何难。找不到凶手,我们就推一个出来。”

霍子戚紧接着追问:“谁?”

叶锦书向他挑了挑眉:“这还不简单。”

73、人潮

几日后,早朝,此事重提。叶庭秋启奏陛下说是已然找到了杀害陆渐维的凶手。

此话一出,钱衍心惊,瞪着恶狠狠的目光看着叶庭秋的背影。

陛下询问真凶是谁,叶庭秋上奏说:“承蒙陛下信任,微臣这些日子明察暗访,如今已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杀害陆渐维的凶手正是兀厥贼寇。”

说着,他呈上一柄兀厥弯刀,刃口还有凝固的褐色血液。他继续道:“这弯刀上的血液已被证实是陆渐维所有。是在案发现场不远处的沟渠中找到的,那沟渠在东南方,与霍濂被发现之地恰恰相反。

而且臣打探到,此前霍濂领兵剿匪时,陆渐维皆是要求霍濂举其名号旗帜,故而兀厥流寇都以为那神勇之人乃是陆渐维,而非霍濂,实则是对陆渐维积怨已久。有此居心;

陛下询问真凶是谁,叶庭秋上奏说:“承蒙陛下信任,微臣这些日子明察暗访,如今已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杀害陆渐维的凶手正是兀厥贼寇。”

说着,他呈上一柄兀厥弯刀,刃口还有凝固的褐色血液。他继续道:“这弯刀上的血液已被证实是陆渐维所有。是在案发现场不远处的沟渠中找到的,那沟渠在东南方,与霍濂被发现之地恰恰相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