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好+番外(1216)

作者:非10 阅读记录

“你当捏泥人儿呢……”

另有一名士兵接话道:“我今日听校尉说了,他们去那边送东西时,见着的几个将军似乎都是太原口音……”

“太原……并州?并州竟有这么多骑兵?!”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一件旧事来……”一个年长些的士兵道:“隐约记得六七年前,崔大都督提议扩充玄策军骑兵营……但朝廷没点头。”

彼时朝廷是以“骑兵粮草军饷花销过甚,国库难以支撑”为由,暂时驳回了崔璟的请求。

也有人私下猜测,这是因文官不满军资支出,加之忌惮玄策军势大之故。

“照此说来……当年朝廷未允之事,崔大都督竟瞒着朝廷转头便在并州张罗上了?”有士兵惊异道:“这不是欺君吗?”

往大了说,私扩兵马,那是谋逆的重罪。

“欺什么君……并州本就是牧马场,咱们好些战马也都是并州马,就不兴人家这几年马养得太好,一不小心多下了些马崽?”那年长的士兵翻了个身,浑不在意地道:“朝廷自己不重视马政,上下敷衍塞责已久,因此失察……怪得了谁去?”

难道真要在这时治罪崔大都督不成?如今这光景,朝廷敢么。

再说了,人崔大都督为什么重视骑兵?谋逆?玄策军在握,真想反,何须等到今日!

说到底不还是为了抵御北狄做准备?朝廷不作为,做臣子的为国而谋,朝廷哪儿来的脸怪罪,要他说,有这样的武将,朝廷偷着乐去吧!

其他士兵听着这话,便也心照不宣地应和了两句。

同为驻守北境的将士,他们从不怀疑崔璟对待国土的忠诚,值此时机,无数魑魅魍魉兴起内患,却仍有手握重兵者拼死护佑国境……这样值得敬佩的人,若他们还去质疑对方的用心,那这身兵服当真是白穿了。

几名说话的士兵便回避了这个话题,不再深究什么,有一人岔开话题问:“对了,你们说……崔大都督敢将数万骑兵都交到常节使手中,这得是什么关系?”

此言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问话的士兵扭头看向四周,只见几张大通铺上挤着的士兵,竟都七七八八地爬坐了起来,昏暗中一双双眼睛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那士兵险些被吓了一跳:“……怎么都没睡!”

方才他们几个说话时,也没见这些人搭腔啊!

合着正事不感兴趣,就爱听点闲话是吧!

第572章 至亲至疏,外人活人

其中有一名士兵抬了抬下巴,压低声音,问众人:“咱们不说旁的,我就问一句,倘若你们私下有好几万骑兵,你们能放心交给身边哪个人?”

试图用换位思考之法,得出相近的答案。

有士兵摇头,只觉脊背发紧:“好几万骑兵?我不敢想……”

一名小兵挠了挠头:“我也想象不到……”

见众人纷纷换位失败,更别提思考,那问话的士兵道:“你们都什么破胆子,我就敢想!”

旋即面露为难之色:“但我不敢借,谁借都不行。”

这为难之色是因为,他不禁想,若他那贯爱借了东西不还的老舅来借,他不乐意答应,而他阿娘必然得指着他鼻子狂骂……光是想一想那画面,就让人头疼得很。

还好……还好他根本没有。

那士兵在心底松口气,从过度入戏的换位中回过神来,发表自己的总结:“所以说啊,这崔大都督敢放心将如此重兵交给常节使,那得是何等信任!何等不分你我!”

“别忘了,先前常节使还给崔大都督送了七百万贯……眼下看来,这是有来有往!”

营房内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片热闹的八卦声中,突然有一道着眼天下大局的声音响起:“……若常节使与崔大都督果真联手,那还了得?”

如今这俩人单拎出来,哪个都能让大盛的天再变上一变。

这句话让营房中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而郑重。

昏暗中,一群人大眼瞪小眼,安静了片刻后,有人小声问:“真要有那一天,咱们朔方军怎么办……”

突然就从兴致勃勃地讨论儿女之情,变成了操心来日的站队大事。

要众人自个儿说的话,他们对狗朝廷早就失望透顶,若有值得追随之人出面主持大局,他们跟上就是!

可这等大事,他们这些小喽啰说了不算,还得看上头的意思。

这时,有人拿意味深长的语气道:“要我说,这就不用咱们操心了……”

“老哥,怎么说?”

“没看到今日常节使特意点名薛服将军么……”那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并循循善诱着道:“你们就没想过,常节使怎么就独独挑了薛服将军?又如何会认得薛服将军呢?”

“别忘了,薛服将军是个孤儿,当年是程副使捡回来收养的……”

听到这里,大家不由得将头都凑了过去,其它通铺上的士兵也纷纷坐了过来。

这时,已随程副使入得灵州城中,正要在节度使府外下马车的薛服,忽然偏过头去,一连打了两个喷嚏,身上包扎着的伤口被震得更疼了。

程副使见状叮嘱一句:“回头让人煎些驱寒的药,你有伤在身,若再染了风寒就麻烦了。”

薛服点头应“是”,弯身要去扶程副使下车,却被程副使抬手挡下,示意他顾好自己的伤势。

程副使扶住马车门框,正要下车时,动作顿了一下,微转回头似要说话。

薛服正要等他开口时,却见欲言又止的程副使将手伸向车外来扶的士兵,下了马车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