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掌印(穿书)(92)
作者:元明青 阅读记录
“久而久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那個終日八面玲瓏、曲意逢迎的人是自己,還是夜深人靜、躲在角落獨飲的人是自己。”
“其實,已經不重要瞭,因為突然有一天,他就發現,自己成瞭所有人都會喜歡的那種人,他的目的達到瞭。”
“侯府被抄傢那日,他爹將府中所有人喊到一起,說大傢最後飲一杯酒,到死還是一傢人。不知為什麼,一大傢子哭哭啼啼,唯有他哭不出來,也未喝酒。”
“他眼睜睜看著生母、弟弟、主母倒下,他的父親,居然在酒中下瞭毒。然後,他的父親看著他,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對他說:活下來的人,才是最苦的,侯府的仇,便交給他瞭。”
“他是自願跟那個提著梨花落的身影走的,跪下乞憐。來到新府,因久聞傳言,做好瞭最壞的打算。可是,一日、兩日、一月……那人隻是將他安置在府中,和傳聞中並不相同。”
“甚至偶爾,那人會流露出和他一樣的表情,孤獨、迷惘、憂傷。”
“接著,府裡的新人越來越多,皆和他一樣,從憎恨到不解。那人從不管他們,直到那人死瞭……”
“他帶著所有門客跑瞭,住在附近客棧,快花光銀錢時,意識到一個可悲的事實,因嬌生慣養,又一無所長,他們根本養不活自己,又住不慣環境差的客棧。”
“然後,便聽聞那人回來的消息,他率先回府試探。誰知那人,料到一切般,叫他們回來。”
“那人說著最冰冷的話,做著最熱絡的事。去繡衣閣贖回瞭他的同伴,叫他們識字練武,醫治醫館不肯救治的、得瞭癆病的兄弟。原來,那人表面冷漠嚴厲,卻處處為他們著想。”
“原來,他最該恨的人,戴著和他相似的面具,甚至,還是女兒傢。”
裴俊達說到這裡,頓住瞭,認真看向蕭清鶴:“蕭大人,你覺得那人,到底圖什麼呢?”
蕭清鶴呆愣當場,半天說不出話來,再開口,隻餘喟嘆:“如今我隻覺得,自己空讀多年聖賢書,看人全憑眼睛,竟毫不走心。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越是在乎一個人,越是希望她完美無瑕,實在罪過。”
“現在發現,為時未晚。”裴俊達舉起茶壺,倒瞭杯水遞過去,舉起自己的杯盞,“蕭大人,我們一起保護那人吧!”
兩個杯盞相碰,兩個男人間形成瞭無聲的默契。
晚膳時分,蕭清鶴並未在營帳尋到薛晴羽,聽侍從說,薛晴羽隨郡主出瞭軍營。
蕭清鶴不會騎馬,慢慢踱步至軍營門口,老遠就見茫然天地間,兩個渺小的身影坐在山石上,身邊立著幾個酒壺。
蕭清鶴覺著,薛晴羽越發不愛惜身子瞭,大病初愈,尚未好利索,倒喝起酒來,晚膳也不吃。
思及此,蕭清鶴腳下步子加快。
夕陽的餘暉遍佈山野,天際與山巔交界處,潑墨畫般,留下重重疊影,打在人的身上,仿佛鍍上一層霞光。
“阿姊,我知將士們衷心,請你務必保全他們的性命。”易思熹的臉頰泛紅,眼底透著氤氳之氣,仿佛睫毛煽動一下,便要落下淚來。
薛晴羽幽幽嘆瞭口氣:“有人過來瞭。”
二人默契地停止說話,轉過頭,就見蕭清鶴一臉無辜走近。
“郡主、掌印,該用晚膳瞭。”
“多謝蕭大人提醒,郡主,時候不早瞭,夜裡風大,咱們回吧。”薛晴羽攙扶起易思熹。
易思熹滿臉悲戚,心中預感不妙,可身為武將之女,始終將自己的身板擡得老高。
三人前腳剛踏入軍營,身後馬蹄聲四起。
薛晴羽回頭,便見為首之人手捧聖旨而來。待湊的近瞭,方認出是童未。
“聖旨到!請北寧候、安寧郡主前來接旨!”童未下馬,沖薛晴羽和蕭清鶴作揖,大聲宣佈。
薛晴羽知道這一刻會來,卻未想過來得這般快。
易樂邦趕來,和易思熹一並跪下,其餘人跟著跪地。
“北寧候及安寧郡主私通梁國一事,證據確鑿,即刻押解回京,聽候發落,軍營暫交京營接管。請薛掌印和蕭修撰履職,一並回京面聖。”
“臣、接旨!”易樂邦接下聖旨的一瞬,軍營將士們蠢蠢欲動。
易思熹轉過身,面對衆將士,深鞠躬:“請各位務必遵從聖意,好好聽京營提督的話!待查明真相,我們自會回來!”
易樂邦也鞠躬:“衆將士,拜托瞭!請務必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