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掌印(穿书)(93)
作者:元明青 阅读记录
“侯爺!郡主!”
薛晴羽看著眼前架勢,便知平日裡易傢父女待將士們不薄。
蕭清鶴右手握緊成拳,骨節泛著白色,信念頃刻崩塌的感覺,原是這般。
“收拾東西,啓程回京。”薛晴羽吩咐身邊的趙舒,路過易思熹,在童未面前裝作很不熟的樣子。
童未的人很快接管軍營,將士們皆流露出一股哀怨之氣。
薛晴羽將一切看在眼底,收拾包裹的速度飛快。
不多時,一行人便踏上回程之路。童未給足瞭薛晴羽和蕭清鶴面子,未派自己人“護送”,易樂邦為護好將士,隻帶瞭易思熹離開。
原本坐瞭三個人的轎子,回去的路上成瞭四個,易樂邦在最前方單獨騎馬,心事重重。
薛晴羽幾次掀開佈簾,看著易樂邦的背影,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原主眼見父親被帶走的畫面。
“郡主,待到京城,萬事切莫沖動。若我也不行,還有蕭大人在。”薛晴羽一路說的最多的,便是這番話。
易思熹始終點點頭:“薛掌印,若有萬一,請務必護好我的父親!”
“我向你承諾,隻要我活著一日,你們皆會活著!”薛晴羽握住易思熹的手。
蕭清鶴若有所思,或許,薛晴羽才是聖上的那把刀。若果真如此,回京之後的路,曲折異常。
回程的路,分明與去時的路相同,卻感覺多瞭大半。離京愈近,幾個人的話愈少,到瞭滁州,完全陷入瞭沉默。
“今晚我們去搓一頓好的吧!”薛晴羽主動開口提議。
易思熹知道她是寬慰自己,失笑:“好啊,但憑薛掌印安排。”
七個人坐在酒樓的包間裡,吃肉喝酒,直至天明。
離京城僅餘一日光景,誰都不想起身。
冤屈
天際泛出魚肚白色,太陽自東山緩緩升起,逐漸籠罩大地,地平線一絲絲下移,照亮每一處角落。
滁州城,百姓已自鬧荒的陰影中走出來,早市攤販多在叫賣炊餅、蔬果、種子……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城中最繁華地段,酒肆的旗幟迎風飄蕩,二樓包間的窗臺處,酒壇灑瞭一地,幾道身影橫陳,空氣中彌漫出憂傷意味。
“我們出發吧。”易思熹斜靠在窗臺往外看,率先打破沉默。
薛晴羽自臥榻上起身:“想好瞭?”
“嗯,該面對的,終要面對,逃避始終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易樂邦看向易思熹:“不愧是我易傢的好女兒!”
七人重新上路,易思熹未坐在轎子中,騎著馬,和易樂邦並肩行走在大道上。
薛晴羽掀開佈簾,不時看看父女兩的身影,熱淚盈眶。
最後這段路,便讓他們說說體己話吧,旁人不便打擾。
裴俊達一臉擔憂看著薛晴羽:“待回京,你索性告病在傢,休養兩天。”
薛晴羽搖頭:“那隻會讓聖上的疑心病加重。”
薛晴羽看向一路沉默的蕭清鶴:“蕭大人,請務必保護好自己。最好先回府寫好新政,再入宮。”
蕭清鶴無力一笑:“蕭某正有此意,隻是,薛掌印伴聖上身邊多年,沒有功勞,亦有苦勞,斷不會身陷囹圄吧?”
薛晴羽嘴角上揚,分明在笑,眉眼盡是苦澀。狡兔死、走狗烹,蕭清鶴心裡清楚,卻從未敢質疑罷瞭。
薛晴羽並不怨恨無法理解之人,包括蕭清鶴,隻恨自己終不是原主,治病救人對她而言,比複仇更重要。為救人而自爆技能,她不後悔。
易傢父女甫一進京,便被候在城門處的京營士兵送往皇宮。薛晴羽很想再見易思熹,再握握手,卻怕害他們更慘而作罷。
“先送蕭大人回府。”薛晴羽很快吩咐馬車啓程,不要做出任何讓人起疑的舉動。
蕭清鶴一路觀察薛晴羽,深深為薛晴羽的冷靜果敢折服。同時想到瞭裴俊達所言,一個人到底該經歷過怎樣的童年,才能將面具戴得如此穩當?!
轎子停下,蕭清鶴沖薛晴羽深深一拜:“薛晴羽於營帳拜托之事,蕭某謹記於心。”
“蕭大人保重!”薛晴羽嘴上這般講,心裡卻知道,男主角,能出什麼事兒呢?待蔣涵的兒子出身,蕭清鶴便會成為太子少師。
“回府吧。”薛晴羽未掀開佈簾,自然未看到蕭清鶴立於府邸門前,目送轎子遠去的身影。
輕快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而來,蕭清漪系著圍裙,手捧蔬果出現。
“蕭哥哥,你可算回來瞭。”蕭清漪順著蕭清鶴視線看去,隻有滿街熱鬧的人群,“看什麼呢?可是有漂亮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