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每天看小说+番外(73)
太子永湛被幼弟这一番略带孩子气的真情剖白,弄得心潮起伏,抚着他微颤的肩膀,柔声道:“好,哥哥答应你,咱们兄弟二人同心同德、不离不弃。从今往后,只要你对我赤子之心不改,我便绝不疑你。”
“好,咱们兄弟二人同心同德、不离不弃。”永嗔抹着眼泪,哽咽学道:“从今往后,只要哥哥信我,我绝不负哥哥。”
朝堂上波诡云谲,几个年长的皇子越发不安分,永嗔和永湛兄弟二人均感前路多舛,虽然一个每常言语带笑、一个言辞温润清雅,然而各自心中隐忧实多。
永嗔不比太子永湛,从落地起就是照着未来帝王的标准培养的。
他心里的情绪积了这么久,又有大事临头,是夜见了太子哥哥一刹蹙眉,就被勾起爆发了。
这一遭说开来发泄了一通,永嗔倒是心中大石落地,当晚做梦都比平日香甜了许多。
只后头几日遇见太子哥哥,常有点不好意思,避着走了几日,渐渐也恢复了正常。
兄弟二人日常相处起来,与从前一般的亲密无间背后,更添了几分知心。
永嗔一头忙着调查户部黑历史,一头仍是隔几日往苏子默家走一趟。
到了苏子默家,也从不谈旁的,只认真学诗词。
朝堂上对永嗔的攻讦,却是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
永和宫中,德贵妃听元春给她念五皇子永澹写来的家信。
不外乎是在河道上的有趣见闻,与报平安,随信附了孝敬上来的物什名册。
“还是你这读过书的,念信清楚明白。”德贵妃这几日心情很好,笑着拍了拍元春手背,夸她,“是个知礼的人。”
底下陈嫔也陪坐着,与德贵妃说起闲话来,不知怎的说到十七皇子被御史攻讦之事。陈嫔知道德贵妃面上不显,但心里喜欢听这些,说的高兴了总有首饰布匹赏下来。她一个无宠无子无家世的嫔,年华渐去,所能仰赖的唯有所在宫室的主人了。
“若是咱们五皇子在都中,还能帮衬着说几句,如今这十七皇子也是可怜,满朝堂上竟没一个人敢替他说话的……”陈嫔说着就啧啧感叹。
德贵妃笑眯眯听着,道:“你懂什么。本宫记得——十七皇子有位师傅在两淮鹾政上的?仿佛就是你家里表妹的父亲,姓林的。”她指了指元春,“从都中到两淮,一来一回总要个把月——那林大人的奏折还在路上也未可知呢……”
后宫不许干政,在她的宫里,她自然才是王法。
元春不敢作声,只立在一旁,垂着脸赔笑,像个面容模糊的影子。
大雪,景隆帝把大朝会的日子定在三天后。
朝野上下,尽人皆知,这是要处理十七皇子带兵查检户部主事李尚德家一事。
永嗔浑不在意,仍是往苏子默家而去。
这一日苏子默却是敛容恭迎,没有摆出纸笔,反倒面色苍白道:“殿下,形势逼人至此,您难道要坐以待毙吗?”
永嗔笑道:“哪里就到坐以待毙的地步了?”
苏子默低头安静了片刻,再抬起头来时,已是下定决心,下跪道:“请殿下许我大朝会上指认李尚德等人罪状。”
永嗔悚然一惊,扶他起身,问道:“从前我问你,你不肯说——如今怎么……”
他一旦指认李尚德等人,对方定然会翻出他的把柄攻讦于他。
不愿意告诉永嗔的秘密,竟愿意公诸于众、告知天下了么?
苏子默抬眼望他,漂亮的双眸明亮极了,“殿下以兄长待我,我岂能以偷生之辈相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园丁:
读者“”,灌溉营养液 +1 2015-11-08 18:13:36
读者“”,灌溉营养液 +1 2015-11-08 18:13:28
读者“”,灌溉营养液 +1 2015-11-08 18:13:24
读者“”,灌溉营养液 +1 2015-11-08 18:13:18
读者“”,灌溉营养液 +1 2015-11-08 18:13:12
【前面五个“”全是十一童鞋未显示,23333】
读者“实石头”,灌溉营养液 +1 2015-11-08 10:18:32
读者“依利”,灌溉营养液 +1 2015-11-08 00:50:36
感谢小天使:
兮兮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11-08 12:03:01
本来以为今天又更不了了,看到大家的支持,还是码出来了。
又感冒了,流鼻涕、嗓子疼,心脏还不舒服,有种心口一收一收的感觉,我也是给自己跪了。
然而明天还要上班……
大家晚安,注意保暖,明天见(*  ̄3)(ε ̄ *)
第41章 霎时散却千金节,生死从今决
太和殿,大朝会。
冬日清晨的天空,一碧如洗。
百官列阵,羽林军陈设卤簿仪仗,教坊司陈列大乐,礼仪司陈列诸国文书、贺表、贡物。
真个井然有序、气象繁华。
永嗔穿着皇子典礼服,只觉浑身发重,屋子里的香炉似乎太热了一些。
他按照年龄位次列在众皇子末尾,与坐在左列首位的太子哥哥遥遥相望。
察觉到太子哥哥偶尔划过的担忧眼神,永嗔趁隙冲他做个鬼脸。
一旁十五皇子瞧见了,立时就要笑出声来,忙假做咳嗽掩过去了。
太子永湛见状也只能无奈抿唇笑。
须臾,景隆帝升座,鼓乐齐鸣,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
礼毕百官群呼万岁、万万岁。
仪式走过了,便有几位首领大臣,把这近一年来的朝政要事做了个总结,又展望了一下来年。
这就到了太监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时候了。
一道略显单薄的中年男子声音响起,“臣,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张衍庆,有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