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侠心(6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歌女吴侬软语,拨弦轻吟低唱,众游客都听得痴了。姜乐康不禁想起娘亲杨珍提过,江南是她的故乡。如今他终于来到江南,走过这片养育了娘亲的美丽水土,但觉良朋相伴,逸兴遄飞,真想把此际美好光景,也分享给远在家乡的晴儿,远在神农架的君儿,邀她们一同赏月,共度春光,共刻回忆。
游船行了三五天,这天抵达杭州。两人取了行囊,下了宝船,进入杭州城中。但见西湖风光明媚,市集繁荣热闹,商品琳琅满目,百姓安居乐业,叫人叹为观止。宋朝词人柳永有首《望海潮》,单写杭州那繁华胜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两人在杭州城东走西逛,大开眼界,心中充满新奇欢喜。又见前方空地,有三五个小童,正一边举着木剑,互扮角色,一边嬉戏打闹,唱着童谣。姜乐康在旁微笑看着。江湖道好奇心起,凑过去听。只听那群小童唱道:
治国读论语,平乱须六韬。
纵横黑白道,真侠破邪妖。
江湖道大感有趣,问道:“孩子们,这童谣是谁教你们唱的?”一小童道:“哪有人教啊?都是我们编着唱来玩的!”又一小童道:“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私塾先生教过我们读书识字。”江湖道打趣道:“小小年纪便有此才气,堪比神童骆宾王、方仲永,前途无可限量!”众小童嘻嘻一笑,又跑去玩了。
两人继续闲逛。姜乐康道:“看来大哥对童谣很感兴趣啊!记得我家乡也有童谣,好像是这样唱的:南国多胜景,桃花满山岗。水乡鱼虾肥,田园瓜果香……”江湖道认真记住,道:“对对!这叫做采风,搜集民歌童谣,是了解民间文学、谶纬之学的重要途径。”姜乐康尚能听懂文学,却没听过谶纬之学,奇道:“什么叫谶纬之学?”江湖道道:“就是通过童谣、图画等形式,预测未来要发生的事。”姜乐康其实不太信这些,笑道:“哪能预测得准?我向来只信事在人为。若然那些算卦的说我不能做大侠,我就认命不去努力吗?我偏要证明给他看,他算错了!”江湖道笑道:“江湖有言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贤弟不知道,不知有多少童谣图谶,预言了王朝兴衰更替:像秦始皇那时,曾有童谣流传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是匈奴,命令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怎知这‘胡’是指他的小儿子‘胡亥’,而不是‘胡人’;还有唐朝两个道士编的《推背图》,多年来更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争相解读箇中玄机呢!”
两人边走边聊。又见前方市集,有一算命先生摆摊,支起一个旗子,上书“诸葛神算,铁口直断,测字算命,不准不要钱”。江湖道玩心大起,道:“贤弟,你不是说不信吗?正好这里有算命先生,不如咱们算一算,看将来命运如何!”姜乐康道:“好啊,算就算!”
第33章 金石不再
两人走到算命摊前坐下。算命先生道:“两位公子,老夫此处是测字算命,请问想测哪个字呢?”姜乐康打量旗子,寻思:“我姓姜,不如就测这个‘姜’字。”道:“我测一个‘姜’字。”算命先生道:“请问是哪个‘姜’字?”姜乐康道:“就是大生薑的‘薑’。”算命先生毛笔一挥,写下一个“薑”字,信口道:“这‘薑’字有两个田,三条路,看来这位公子未来会有良田万顷,阡陌纵横,必成……”姜乐康低头一看,发现此“薑”不同彼“姜”,他看过父亲姜志写的血书绝笔与秦思君代写的家书,自知他的姓不这样写,急道:“咦?先生,不是这个字啊,我的姓不这样写!”
江湖道猜出他用意,在旁笑得不行,道:“先生,他想说的是姓姜的‘姜’!”算命先生道:“原来是测这个。”换张宣纸,毛笔一挥,写下一个“姜”字。江湖道告道:“小姜,汉字中有正体字、俗体字之分,有些字虽为同音,含义却不互通,错写就会闹笑话。像皇后的‘后’,就不能写成後面的‘後’;人云亦云的‘云’,就不能写成白雲的‘雲’。”算命先生笑道:“原来这位公子也是读书人。其实不光字义不同,写法不同;纵是同一字义,也有不同写法,像江南小吃茴香豆的‘茴’字,就有四种写法呢!”姜乐康脸上一红,道:“原来如此。那么哪种写法的汉字更好呢?”江湖道沉吟道:“没有哪种更好吧。正体字古典,俗体字好学,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