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之羽(137)
作者:君子如器
即使是土地少的人家,也得七八天左右才能将地里的麦子全部运到麦场。
麦场里堆放着垛垛圆鼓鼓的呲着麦芒的麦穗。
这时人们内心里才能长长的舒一口气。
因为终于不用害怕变天了。
如果一旦碰上下雨,收成可就减去不少,地里太湿又无法下脚收麦,再就是麦秆受潮后变软,即使是锋利的镰刀或铲子也很难割下来。如果是麦粒已经熟的过好,那麽风一吹,或人一碰触,一个个麦粒就会脱落到地里,几天之后就会生出许多麦芽来。
总之,趁着好天气,每个人都在抓紧时间抢收着小麦。
人们起早贪黑的提着一口气,玩命似的去地里割着麦子,因为这一季的收成相当于全家下一年的口粮,要是丰産还能用一些麦子换点钱花。
如果遇上恶劣天气或其它原因産量不好的话,那收获的小麦只是够吃喝,再刨去交公粮的粮食,下一年就不得不节食了。
在王洋小的时候,总是看着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推着一木板车,一木板车的粮食,一个个的愁眉不展,哀声叹气,似乎在抱怨着什麽。
那时他还小,玩心又重,只是听到大人们说这是去交公粮,其它的他一概不知。
当奶奶和赵奶奶还有铜锁奶奶爷爷,推了一木板车的好不容易才收获的粮食,要拉走时,小小的王洋感觉有点不舍得。
毕竟这粮食里也有幼小的他的汗水,但是,当邻居家的孩子找他玩时,他便一转眼就跑出去玩了。
幼小的他无暇细想,也搞不明白大人们做的事情,索性甩了甩小脑袋,奔跑着去街上玩去了。
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风裹着腾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人们皱了皱额头,擡头望了望太阳,那脖子上挂了一条长长的白色毛巾,右手随意的拿起毛巾,往脸上、额头上、脖子上胡乱的擦着豆大的汗珠。
王洋印象中的这个人就是铜锁爷爷了。
天气热了,他就把上衣一脱,拿起木叉,向麦杆堆叉去。
木叉上满满的叉着麦杆穗,他猛的把麦秆穗堆在地上,只见那麦秆穗大部分都立在地上,只有个别的麦秆穗倒下了。
第 68 章
站立在地上的麦秆穗,能够更好的通风散湿,也能更好的让阳光照射。
不一会儿,两个麦秆穗垛就消失了,麦场上则站满了麦秆穗。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再把麦秆穗由上到下翻过来,使贴在地面上的麦穗也能在太阳的暴晒下,更加的干燥,这样就更容易把所有麦穗的麦粒都碾出来。
王洋奶奶和铜锁奶奶也经常加入晾晒麦秆穗的队伍。
铜锁奶奶和奶奶最为要好,自从王洋爷爷没了之后,他们两口子总是尽可能的帮助王洋一家。
后来赵奶奶一家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所以每当收麦子的时候,三家人总是相互帮着,一起割麦子,就是种地,浇水,施肥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互帮互助。
所以王洋小时候的任务就是在地里捡漏网的麦穗。
有时他在路上捡起别人家车上掉落的麦穗,其他很多孩子也都争先恐后的去捡麦子。
因为大人们说,捡的麦子脱粒后可以换桃子吃。
那时候几乎家家都不富裕,手里都没有什麽钱,像西瓜、桃子、苹果这类的水果,都要拿麦子去换。
比如一斤麦子可以换五斤桃,一斤麦子可以换八斤或十斤西瓜,一斤麦子可以换五斤苹果等等。
那时候的桃子又大又红又甜,只想想就让人直流口水。
选西瓜的时候,人们用手指不停的咚咚咚的拍着。
大人们说,下面托着西瓜的手感觉到震动时西瓜已然有七分熟了,粉红瓤,準没错。
当小王洋自以为找到了选西瓜的诀窍时,他央求奶奶让他自己挑一个,奶奶答应了,他欣喜的抱着自己挑选的西瓜向厨房跑去。
他把西瓜放在案板上,一手扶住西瓜一手拿刀。
他用菜刀从西瓜的中间小心翼翼的砍去,只听咯嘣一声,西瓜裂了个口子。
由于这个西瓜皮过厚,他没能看到里面的瓜瓤。
他把菜刀放下,小手使劲地去掰那个裂口,可是西瓜仍旧没有裂开。
他紧张的手有些颤颤巍巍的握着菜刀,左手扶住握着菜刀的右手,使劲朝西瓜砍去。
咔的一声,西瓜被切开了,砰的一声,有一半顺着裂缝滚落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白色的西瓜子,有一丝粉嫩的瓤,他有些失落的把菜刀放在案板上,然后捡起地上稍微大点的西瓜块,用水瓢浇着水沖了沖。
他张大口啃了上去,一股酸溜溜的味道里面裹着一丢丢的微甜,一股夹生西瓜的酸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