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赏析(114)
作者:沙与茉
“百歲光陰如夢蝶。”
出處:元·馬致遠 -《雙調·夜行船·秋思》
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釋義:人的一生不過百歲,就像莊周夢蝶。再回頭想想往事實在令人慨嘆。今天春天才來,明天早上春花就謝瞭。趕緊地行令勸酒,夜還是很快來臨,燈就要滅瞭!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出處:漢·曹操 -《蒿裡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釋義: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兇殘的人。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彙合以後,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勢利二字引起瞭諸路軍的爭奪,隨後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瞭皇帝印璽。由於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瞭蟣虱,衆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屍骨曝露於野地裡無人收埋,千裡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一百個老百姓當中隻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裡令人極度哀傷。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出處:明·戚繼光 -《馬上行》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釋義:轉戰南北是為瞭報答皇上對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邊關的花草都笑我這一生總在奔波。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帶著兵器騎著戰馬在疆場上度過的。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
原文:(節選)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釋義: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將無還令,賞罰必信,如天如地,乃可禦人。”
出處:漢·黃石公 -《三略·上略》
原文:
將之所以為威者,號令也;
戰之所以全勝者,軍政也;
士之所以輕戰者,用命也。
故將無還令,賞罰必信,如天如地,乃可禦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釋義:將帥之所以能夠樹立威嚴,來源於他的號令;戰役之所以能夠取勝,得益於軍紀;士兵之所以不畏懼戰場,是因為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將帥要言出必行,賞罰分明;像天地時令那樣的不可變更,這樣方能統領士兵。
“五兵之中,惟火最烈。”
出處:明·戚繼光 -《紀效新書》
原文:夫五兵之中,惟火最烈。古今水陸之戰,以火成功最多。
釋義:戰役中唯有采用火攻最直接猛烈。從古至今,水戰與陸戰都是采用火攻取勝占多數
“慈父愛子,非為報也。”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原文:(節選)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不可內解於心。
釋義:慈父關愛兒子,並非是想得到子女的報答,而是因為無法拋開內心的那顆愛心。
“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
出處:唐·李靖 - 《唐太宗李衛問對》卷下
原文:(節選)靖再拜曰:深乎!聖人之法也。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同歸乎勝而已矣。若攻不知守,守不知攻,不惟二其事,抑又二其官,雖口誦孫、吳,而心不思妙攻守兩齊之說,其孰能知其然哉”
釋義:李靖再拜以後說:“聖人之法是很深遠的。進攻是防守的轉機,防守是進攻的策略,進攻和防守都是為瞭達到勝利而已。如果隻知進攻不知防守,隻知防守不知進攻,這不僅是把二事分開,而且又把二者的職責也分開瞭,雖然口中誦讀孫子、吳起兵法,而內心卻不去思考進攻和防守兩全其美的妙用,那誰能知道它為什麼要這樣呢?
“致人而不致於人。”
出處:春秋·孫武 -《孫子·虛實》
原文: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釋義:凡是先到戰場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後到達戰場的隻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調動敵人,而不是被敵人調動。
上一篇:《他碎了一个梦》
下一篇:【柳星闻x赵思青】月尽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