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她不太想殉葬(176)

作者:顺匀

他的语气平常,但是字字诚恳。

他选择此刻说出来,是因为只有她才能将欺君之罪一笔揭过。

所以他在赌。

赌自己当年的一念之差没有错。

从看到那封遗诏起,他的心就已经安了大半——在齐坞生的心中,爱她这件事已经重于帝王的性命。

徐启夏没有看错。

总领太监的头很低,低到已经紧紧贴在了地上。那一天已经近在咫尺,取决于眼前之人什么时候愿意承认帝王的改变。

美人定定地看着他,笑了一声。

她将马车的帘子放了下来,什么都没有说。

骄阳正盛。

一个已经满头白发的老者坐在院中,他周围的花草侍弄地极好,在盛夏中发出馥郁的芳香。

秋父辞官后,秋翰慢慢走到了他曾经没有走到的位置。他的女儿在前朝后宫都有一席之地。

他已经没有什么遗憾可言。

于是在亡妻的长眠之地修了一个小小的宅院,终日养花弄草将昔年没有做到的陪伴一一还了回来。

午夜梦回,他再不用从东街赶到此处。

直接席地而坐喝的酩酊大醉,只因他已经在离妻子最近的地方。

看到许久未见的人,他眼神中盈蕴着泪光。

唇瓣开合几下都没有说出话来。

最终他长长出了口气,摩挲着女儿的手:“是为父对不住你。”

无论多少次回想起,他心中都有无尽的遗憾。

一个是少年时为了考取功名疏于对妻儿的陪伴,因此秋夫人早逝后抱憾终身。

第二个便是中年时官职低微,因此才叫奸人肆意欺压,让女儿深陷险境。

好在如今苦尽甘来。

他拭去眼角的泪水:“如今,再不会有人平白要你的性命。”

秋仪没有提及太多,反而开口询问:

“父亲还记得当年的张家吗?”

秋父怔愣一瞬,又是眼眶一红。

当年他费尽心机保下了张家,却没想到最后还是让老友死于非命,只剩下两个孩子不知所踪。

老人犹豫一下,眼中带着微微的希冀:“你……这些年见过他们?”

秋仪本想说些什么,但是对上父亲的神情时鼻尖一酸。

她垂下眼,硬撑着勾了下唇角。

“是,我见过他们。”

“张宛平在江南找了个好人家,张宛其跟着姐夫做些买卖。”

秋父的泪一瞬间落了下来。

“好好好,总算这吃人的世道做了些好事。”

他说:“我总惦记着,那么小的孩子得吃多少苦啊……”

秋仪的眼眶也红了。

她说:“是呀,苦尽甘来了。”

勤政殿,

天光透了进来,有人的睫毛颤动一下。

第92章

夏天走到的末尾。

树上的蝉鬼歪歪斜斜地好像已经要掉了下来。

京中一派祥和热闹,朝中也鲜少如此齐全。年轻的君王或许仍能看出些许病容,但是单看他走上御座时脚下沉稳的样子,朝臣的心中都送了一口气。

陛下暑热攻心染了急病,如今天气凉下来也就渐渐好转。

宁同河拱手立在下头,广袖宽宽迎风而动,虽在动处却万分安静。

王太傅告老宁家独大,宁同河当然知晓木秀于林的终局,因此一直默不作声。

国寺钟声鸣了五下,二十四礼官一次列开传唱。

本朝的皇帝大病初愈的好日子,也是第一艘齐国商船入水出海的日子。

少府卿秋翰躬身上前,拜别帝王。

齐坞生居高临下眼神中却都是平静,帝王微微抬手令臣子平身。赐下宝印、宝带,携天子令出海同诸国往来。

清俊的官员此刻意气风发,虽然前路亦并非全然明晰,但是心中所担忧之事已经悉数圆满。

当年站于东街巷口指着那百年梨花许下的誓言,如今也到了实现的机会。

「愿做梨花,芳香洁白。」

是国之忠臣,民之良臣。

兜兜转转两朝帝王,去过宗人府、掌过户部令,却最终在少府卿的位置上做出了一番功绩。

“此去海外,必珍重自身、扬我大齐国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依次叩拜,站于文臣身侧的一列是新科选中的女官。

平乱党、定西北。

开女官科举,建出海船舶。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一切尘埃落定,臣民无不拜服。

少年帝王的名字会记入史册,千古流芳。而昔日沉疴已经不足为诟病。

远处礼炮钟声响起,连成片的红色官服和天边初生的日头交相辉映,红的像烧的炽烈的火焰。

下了朝,

内务府的太监总管慌里慌张地候在宫中的长街上。

如今叛匪平定,前朝也安稳下来。皇上总得将心思分出一点来选秀吧…

上一篇:公主惑心 下一篇:媚骨生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