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叫我来巡山(56)
“他瘸腿之时我等尚年幼,这些年过去,他若是要动手早就动手了!”元澈固执地说,“况且我拜入老师门下,与他从小朝夕相处,多年的情谊岂会这般容易倾覆。”
这番话乍听上去不无道理,但在锦衣卫浸淫多年的赵云中不是等闲之辈,他问:“若你们的情谊真这般牢不可破,那晚你被袭受伤,又不愿回家,其实最该去投奔的地方是郑府的。为什么回到我家?你被他拒之门外了是不是?”
元澈沉默了,他继续盯着杯中的茶梗,自欺欺人。
赵云中叹了口气,继续说:“我再问你,你答与不答我都不会追问。郑明仁一案,你是否也牵涉其中?或是顺水推舟,或是无心之失。你……有没有从中协助指挥使……”
元澈的茶盏被打翻了,浅淡色的茶水沿桌淌下,溅了他一身。赵云中忙上前帮他擦拭,抬头间竟发现元澈湿了眼眶。
在哽咽中,元澈断断续续地说:“都是我的错。可我真不是有心的。我一直都很自责……”
望着梨花带雨的元澈,赵云中有些责怪方才咄咄逼人的自己了。
☆、万家灯火
沦为阶下囚之前,郑明仁也曾位及人臣。虽说算不上权势滔天,但翰林院不少学士师出其门,使他极受尊崇。元澈八岁时跟着郑明仁学习孔孟之道,如今已是十年有余了。为此,元庭费了许多工夫。
兵部侍郎之子王笑之与元澈师出同门,曾是同窗,交情甚好。此次祸事,便是起于元澈与王笑之的私信。
信中多有“大逆不道”之言,其矛头直指郑明仁。王笑之也算是被其波及,无辜枉死。可真要细究起来,那信中究竟是哪般的遣词造句,元澈再清楚不过了。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方便栽赃陷害的伪证罢了,没有一个字可信。
锦衣卫是皇帝的鹰犬,最是擅长翻脸不认人。元庭为元澈求学时有多低声下气,此时便有多心狠手辣。哪怕郑明仁是元澈的尊师,哪怕王笑之是元澈的好友,都阻挡不住他们疾风骤雨般的残害。最后王笑之不顾一切地一头撞死,死前的胆小怯懦成了他永久的定格。郑明仁深受酷刑折磨,也不知还能苟延残喘到何时。
世间许多事情不是说句无心之失便能一笔带过的,自那件事以后,元澈深陷自我责怪的漩涡。他蜷缩在床下三天三夜,与蛛网虫鼠为伴,不敢出门,也不敢说话。世人那么多双眼睛,百态千姿,却好似都在盯着他,全是责怪的神情。偶尔穿堂风席卷而过,发出呜呜的啸声,在元澈听来都像是在骂他忘恩负义。
元庭十分不满元澈这般惊慌失措、软弱无能的模样,时值北镇抚司用人之际,元澈便被扔去做了小旗,锻炼胆量。唐泉书是元庭手下最阴狠的千户,赵云中是唐泉书手下最狠毒的总旗,而元澈是赵云中手下最没用的小旗。
夜幕席卷京都,稀稀疏疏的光点蔓延成万家灯火,一派辉煌的灿烂景象。元澈和赵云中双双端坐在屋檐上,目光复杂地眺望远方。
赵云中挪了挪发麻的脚趾,一时不查竟过去了这么久,他说:“指挥使统领的是锦衣卫,锦衣卫受圣上直接统辖。此事,或许并不是指挥使的本意。而是……”
赵云中讳莫如深地噤声,不动声色地指了指远方的紫禁城。
当你的敌人是万人之上的九五至尊时,恨意便很容易自我纾解,这源于对强权的无能为力,元澈不愿意这么想。他说:“元庭,他就是这样一个……”
赵云中不想元澈说出会后悔的话,打断问他:“那你真的恨他吗?
元澈不知该如何作答。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元澈讨厌元庭,可不代表他愿意恨他。说到底,这也是生养他的父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恨”字哪那么容易断定。很多时候,所谓的“恨意“,只是仗着亲近人的无限宽容,才敢肆无忌惮的夸大其词罢了。
赵云中说:“你与指挥使之间的恩怨尚有余地,但那刺客与你之间的仇恨却不易化解。莫要再自欺欺人了,你很清楚谁最有可能杀你,不是吗?”
元澈看着高悬的明月,有着一种不愿服从的倔强:“锦衣卫指挥使之子,本就是一个容易招惹杀身之祸的身份。可能有很多,我不想这么妄下定论。况且那日,那刺客也并未下杀手,只是想掳走我罢了。”
赵云中说:“这般说的话,他的嫌疑更大!郑芩宥是有名的孝子,他父亲如今身陷囹圄,生杀予夺都在你父之手。被逼无奈之下,绑架你去换他父亲的命这种事,他也不是做不出来。”
元澈沉默了,这不是妥协,这是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