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到与夫君和离前(75)

作者:娓而


在此之前,楚存阙带兵离京,玉胭已有一年未曾见过他。

二人谈不上相熟,玉胭更读不懂他眸中情绪。

只知光阴好似暂且凝固,只知她的心跳慢慢变快。

再之后,楚存阙开了口。

他没有逼迫于她,他只是对她说,她若不喜欢,几年后,他们便和离。

玉胭坐在绵软的床铺上,擡头看去时,也许是错觉,玉胭竟发觉,他眼中雾气散开,愈发清明,甚至于冷淡。

后来楚存阙将婚房留给了玉胭,打发走守在门外的喜婆,去书房宿了一夜。

很长一段时间里,玉胭都以为,楚存阙新婚夜时的神色,是厌烦。

如今再回想起新婚夜,楚存阙的离开,何尝不是他的让步。

婚房在楚存阙院中,是楚存阙素日住的那间屋子。若是不喜她,不会将自己的房间留给她。

他不过是听t她的话、顺她的意离开而已。

想起往事,玉胭晃了晃神。

或许邀请楚存阙一道出门是忽如其来的沖动,但玉胭说的看夜景,不是临时起意,昨日夜里,她翻看了本临州杂记,书上记载临州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中有提到临州夜景。

杂记中记载,临州环水而建,一条长河自临州城内流过,当地官府沿着江边悬挂不少灯笼,入了夜,灯笼亮起,再加上许多临州百姓也会在江边点起孔明灯,江边灯火星点,犹如天边银河,美不胜收。

大雍律法中有宵禁之令,然临州是个例外,临州夜市繁华,宵禁之令,在此处颇为宽松,夜间在外行走,只要不闹事,便无人会管。

**

临州城内,有一处柳潭亭。

玉胭今夜去的,就是柳潭亭。

临州方遭遇匪乱,人心惶惶,百姓夜间,不敢出门,虽说楚存阙来到临州后情况好转不少,但如今的夜景,也远比不得从前那般盛大。临州夜间还多了管制,时不时就能见到到刀穿行的官兵。

然晚风习习,江边的风清凉怡人,好似在江边站上一站,心头的郁气便能随风散去。

河街还有卖莲花灯的。

莲花灯里点上蜡烛,写下愿望,再放入河中,让花灯顺着水流飘远,相传,若蜡烛能一夜不灭,就代表河神看见了心愿,会帮人实现。

不少人在江边放花灯。

玉胭看着江边放花灯的少年少女,忍不住弯起眼眸。

楚存阙也偏过头,问她想不想放花灯。

玉胭摇了摇头。

前不久,在京都买花灯那夜,她也曾去放过,是以今夜放花灯的兴致没那样高。

楚存阙不是第一回同玉胭上街。

初到玉府的那个新年,他同玉家兄妹一道去了雍京的市坊。

于他们兄妹二人而言,再寻常不过,然对楚存阙,他早已记不清,他上一回光明正大站在街头是什麽时候了。

被关在黑市时,他无法离开,杀了黑市主离开黑市后,黑市残余势力,不遗余力通缉他,他东躲西藏,街头的乞儿,认为他是个怪物,连寺庙里慈悲为怀的仁者,都视他为不祥。

玉家,是他自黑市逃离后,收到的第一份善意。

即便那善意,不是对他这个人,只是对他楚家幼子的身份。

他贪恋玉家施舍的善意,也忘不了少女走在街头,红着鼻尖,绵软叫他哥哥的模样,那时,玉胭似乎才十岁。

她小孩子心性,一路走,一路买,到最后,他与玉衡两人手中都提满了,她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买得太多。她歉然地望着他们,似乎很是自责。

第二日,楚存阙便收到了她送来的陶瓷娃娃。

即便已经多年过去,时至今日,楚存阙仍能清晰忆起那时玉胭的模样。

很多年了,玉胭始终厌恶他。

楚存阙从前没去想,也不敢想,会再有如今这一天。





第 35 章

柳潭亭建在水上。

没见到前, 玉胭以为,柳潭亭是个小亭子。

见到以后才发现,柳潭亭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

柳潭亭蜿蜒水上, 自江畔延伸而出, 最后又折落同侧岸边。

亭上灯火通明, 灯笼一个接一个,远处望去, 犹如条盘旋于江面的金龙。

亭边还停有小船,花些银两, 便可泛舟江上。

说是与楚存阙出来看夜景, 到底是有些沖动,他不爱说话,玉胭也干巴巴地不知说什麽好。

然与他并肩而行, 又陡然叫玉胭心底産生一种很莫名的情绪。

玉胭不知如何描述,只觉得, 跟微风拂过时,江面泛起的涟漪很相似。

尤其走进柳潭亭后, 那种感觉更甚。亭间比岸边更要凉爽,不少百姓都在亭边两侧閑坐纳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