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立人设给马甲苟命(69)
可他能怎么办呢?
正如楚帝想表现自己的仁爱宽和,最终也不过是能劝澹台衡多添几盏灯几件寒衣般,一个亡魂,哪怕此朝再兴盛,他能得到的裨益也不过寥寥。
别说魏骆留不住他,楚帝也留不住他。
张铭却蹒跚来见,跪下拱手陈明长生祠的建造完毕,陛下几乎甩开魏骆,踉跄向前双手抓住张铭,自己这位首辅的双手,目光热切。
随后而来的何躬行却只叩首不语,听闻老师说长生祠建了一百多座,还是没有一个能亮起灯的。
楚帝用力闭眼,而后怒而将端过来的御膳全部掀翻!
还是周云兵行险招,说没跟上虞宋,却发现狱内的方若廷不见后,立刻来禀。
“......臣怀疑,”周云将所见说完,垂首,“这方士可能知道公子的踪迹。”
方若廷被拽到了凤凰台。
拉着他走的并非虞宋,而是让他面色煞白,闻所未闻的一阵邪风。
这风暴卷走残云,扫空落叶,落在凤凰台前时却罕见地安静了。
虞宋立在高高的台阶前,余光中她看到了楚帝,楚帝也看到了她,但她没有理会,只是收回长缨枪,然后一步步,踏上这高台。
楚帝等这几日,早已等得五脏六腑皆是煎熬难安,未见虞宋时,他还以为自己晚了一步,澹台衡已被虞宋带走了,却没想到她足足忍到今日,才来寻他!
楚帝立刻不顾内侍阻拦坚定向前踏去!
可还没走几步,就觉风雪遮目,刮过眼前瞳孔的每一粒雪,都是刺目一般的红。
他心中一咯噔,抬头看去。
高耸的城墙,血迹斑斑。大军压阵前,他立在风雪前。然后刀光一闪。
澹台亡君,被押向行刑台。
虞宋本是红衣,红缨枪,束发带腕,行伍的简略打扮,英气逼人,在这狂风细雪中,身后却逐渐有了一身染血的,深黑的披风。
铁甲一层层锁住足以将女将致命的脆弱部位,却没能抵挡住风霜刀剑的穿刺伤害。
她就立在那城墙前。
立在行刑台几步不远,望着澹台衡。那个因身死而身形淡了的澹台衡。
史曾言凌迟之刑,为刺刀剐骨,人犹不死为最。
楚记录的文书也有言,前朝有刽子手擅凌迟,当尽之时,其人身余寡骨,脉络皆断,但仍有一息尚存,几乎是清醒全程地看着自己肌肤被剥离。
澹台衡没有受这样的苦楚。
刀落一千三百下,他便死了。但刽子手还是谨慎周全地毁了他的全部尸身,才浴血起立,深红的血滴从刀锋坠落,是浑圆的一颗。
有兵士举起双手欢呼。
大帐内,视线没有移开的军师却双手紧握,呼吸从未像这样急促,直到刽子手下台,他紧紧闭眼。
眼前仍是刺目的血。
刚下令将他千刀万剐的叛军将领却是志得意满,拿着酒碗,斜睨军师笑:
“军师怎么不喝?”
军师喉间微滚,烈酒灼喉,烫得他几乎咳嗽。
那将领大笑,扬眉放碗:“叛君身死,亡秦来降,这天下,已经是我卢万达的天下!此等好事,自该连饮上三年三月才算值当!”
明明自己才是揭竿而起,叛军之首,却称那台上之人为叛君。再说,他明知此人未及弱冠,惊才绝艳,绝非他们声讨的秦君......
却还是因个人私怨怒剐了他。
这样的鲁莽之徒,粗野之辈......军师不用去看澹台衡最后的那个眼神也知道,卢万达再难服众了。
只要杀了他,叛军战果,唾手可得。
军师脚步沉重地走出大营。
风雪太大了,几乎将他走过去的脚步掩埋住,可是很奇怪的是,那雪却没有盖住行刑台上流下来的血。
他的眼睛也还是清明的,可以不惧风雪遮挡,清楚地看见。
被血变重的白布。
明明是隆冬,是三月,这白布在从天而降的鹅毛大雪里,却像是墓碑一样显眼。军师喉咙滚动,没向前几步,就腿软,几乎跪下。
是有人将他搀扶住。
军师侧眸,瞧见是个新入军的少年,嘴角微微一扯。少年细声细气:“军师小心。”
不用再多说什么,军师便知他对自己的感激与尊敬。往日军师只觉惭愧,觉得天下万民的希望,加在他身,他恐怕接受不来。
所以他退居卢万达后,他不敢对上百姓期待的目光。这一日他们终于破敌北上,军师挪动嘴唇,感受到的却不只有惭愧。
他视线下移,感到胆寒。
少年顺着军师视线去看,发现手腕上还有城内用于区分难民发放白粥的白条,脸一白,下意识向后退然后跪下,实在饿得厉害,连辩解都不知道怎么辩解。
军师面容模糊,表情更模糊,但楚帝却能通过这静默的雪,看出他在想什么。看出那军师为何突然愕然悲痛,紧握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