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番外(381)

不想唤宫人进来,大格格自己费力的卸妆完毕后,却发现太子殿下已经睡得香甜。独自面对这大婚之夜的良辰美景,心里实在是气不过的新任太子妃,伸出双手对着新郎官的俊脸好一通无情的蹂-躏。奈何已经对大格格的气息非常熟悉的胤礽,在没有察觉到危险的情况下,眼睛都没有睁开。

被他这幅无赖模样气笑了的大格格迅速沐浴完毕,打理好自己后也麻溜的钻进被窝,抱着他的胳膊立刻就进入梦乡,这两天她也被各种繁琐的规矩仪式折腾的很惨。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荣升为小夫妻俩的两个人早上五点起床后,就开始准备做各种祭神,祭祖仪式。

胤礽在春兰姑姑她们的伺候下,换上了他很少穿的秋香黄朝服,快速的收拾妥当后就走了出去。

朝服上面绣着头大身小的五爪金龙;满翠八团龙的龙褂;纯金镶有极品东珠的玉带;黄玉宝石吉服冠,以及秋香黄的朝靴,秋香色的荷包等各种活计,秋香色的发带等等,无不显示着他作为大清太子的尊贵身份。

各种深浅不一,稳重耐看,华夏传统颜色之一的秋香色,满满的充斥着秋天草木香味的味道。温润如玉的少年太子这么一身儿穿着,就好像把秋香色点化活了一般,让它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生灵,宫人们打眼一瞧,心里也好像感悟到了金秋八月的无穷奥妙。

别扭小气的康熙皇帝把天下所有的黄色都规定为皇家用色,秋香色就是国之储君的专用色,和杏黄色是他身为帝王的专用色一个道道。暗黄,土黄以此类推就是宗室弟子们的专用色,所有的皇室男子都以皇为尊,女子以红为贵。

福晋命妇们在太子殿下从洞房里头出来以后,就按照品级依次进来亲自为太子妃梳妆。大格格穿着太子妃吉服,头戴凤钿,颈戴特等东珠做的项圈、朝珠,身着正红色七尾凤袍、五团龙褂,紧跟着胤礽也走出他们的新婚洞房。

首先是捧柴礼,它象征着妇人贤惠三日下厨房之意,又因“柴”与“财”谐音,亦寓意财源滚滚。太子妃捧起一捆预先准备好的柴禾,交给结发萨满收存,以备祭祀时使用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在毓庆宫明殿摆好了两张大红双喜圆桌—天地神桌和喜神桌,上面摆放着神位、如意、苹果、金色香饼和香斗。

天地桌面向北,喜神桌面向正南的喜神方位,太子和太子妃两个人依次到桌前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回洞房稍事休息,接着再向常年供奉萨满教各神位的西边和北边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在灶君前上香行三叩礼。

拜神完毕,胤礽和阿茹娜两个人在他们的龙凤喜床上吃完了茶膳房预备的,象征和合美满的团圆膳后,就是去皇家的宗庙祭祀,进行“庙见”,以求得祖先神灵的接纳和祝福。

首先要到供奉列祖列宗圣容的奉先殿祭拜上香,再依次到供奉元皇后和孝昭皇后的宫殿中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

至此,整个婚礼的家礼部分算是完成了,剩下的朝见、庆贺、颁诏、筵宴等等国礼的部分,都需要等钦天监测算出吉时按日子行事。

朝见礼即是小夫妻俩择吉日到慈宁宫和慈仁宫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所行之礼,也就是民间婚礼之后,新妇于第二日拜“舅姑”,给家里公婆长辈斟茶敬茶的礼仪。“舅”是康熙皇帝,元皇后和孝昭皇后的这个“姑”已经不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在,她们也是“姑”。

拜了“舅姑”认识了皇家诸人,就开始下面的庆贺大礼。当下中宫正位无人,受到康熙皇帝正式册封,手持太子妃印章的太子妃就是紫禁城的后宫之主。所以这次的宫廷庆贺礼也是属于国礼,钦天监官测出吉时后,王公大臣都要叩拜在丹陛之下进献贺表。

而储君大婚既然是大清国的国家盛典,当然必须要从国家的高度来安排各项相关礼仪,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礼仪就是颁诏礼。通俗的说法就是,在太子大婚仪式以后,康熙皇帝要向全国臣民发布诏书,公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之喜讯。

捧诏官将诏书放到天-安-门城楼的黄案上,然后宣诏官登上城楼,用满汉两种语言大声的宣读诏书,文武百官站在金水桥南排,耆老领催等另站一队,面朝北方行三跪九叩大礼。诏书宣读完毕后,捧诏官将诏书置于一朵金色祥云内,用彩绳悬空系着,衔在金凤口中,放下城楼。礼部司官跪接诏书,然后送至礼部衙署设香案供奉,刊印颁行天下。

最后的筵宴才是类似于老百姓家办喜事的吃宴席。宴桌安排在太和殿内正中,康熙皇帝作为新郎官胤礽的父亲,在大殿内郑重的宴请太子妃的父亲亲族以及大清国的王公大臣们。

痒痒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