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阙(157)
走出巷口,眼前这条街道比沿河街道气氛更加鼎沸, 沿街商铺,作坊鳞次栉比,悬灯结彩。人流熙熙攘攘, 游艺杂耍目不暇接。
郁兮不禁感慨:“这里真热闹!”
皇帝摇着折扇,悠闲的道:“听说这条街是上元, 江宁两地的分界,江宁府衙,江宁县衙还有承恩寺, 净觉寺等名寺皆在此地附近,不可谓不热闹。”
郁兮笑道:“毕竟是前朝旧都, 确实是不可谓不热闹。前阵子我在养心殿见过一篇先帝的遗迹,应该是先帝南巡时为江宁做的诗。”
皇帝合扇轻点她的额头,“朕知道你说的是哪首。秣陵曾是图王地,此日銮旌列队过。一代规模成往迹, 千秋兴废逐流波……”
郁兮抬手握住他的扇轴,接诵道:“宫墙断缺迷青锁,野水弯环剩玉河。治理艰勤重殷鉴,斜阳衰草系情多。”
皇帝轻轻一提力,把扇子从她手中抽回,望着远处接天连日的灯火,目光微烁,“昔日旧都,王朝颠覆不过一眨眼之间。旧时金陵,今日江宁。只有真正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朕才明白皇阿玛的感慨。治理江山哪里就是那般容易的。”
言毕她来牵他的手,深深吸了一口夜色中的烟花,靠在他的肩头伴他而行,“万岁爷已经做的很好了,今后会更好的。”
皇帝偏头吻她的额顶,前面引路的周驿停了下来,回过身隔着帽沿道:“回万岁爷,皇后娘娘,到了。”
面前这家饭馆从门脸上看,规模适中。跟其他擦肩而过个别大的酒楼相比,特别之处就在于门头的阁棂下悬挂着一排腌制好的板鸭作为招牌。
从“庆源祥”的黑檀大匾走入门内,饭馆内的装潢中规中矩,没有任何追逐噱头的嫌疑。伙计也是寻常的伙计,一句“客官里面请!”热情招揽来人落座。
上下两层的商铺,皇帝选择的是二楼的雅座,透过围栏看下去,正对着得就是一楼的戏台。伙计用雪白的手巾在桌面上一抹,为客人沏了茶,摆出一副常年惯用的笑脸,“爷跟姑娘想吃些什么?”
皇帝饮着茶道:“我们是外地来的,想尝尝江宁的板鸭。其他的菜色,你们店里还有哪几样做的好?”
对待能包得起雅座的客人,伙计的态度无比殷勤,笑道:“回爷的话,来江宁秦淮河边上,哪能不吃“水八鲜”呢?堪称我们江宁菜的特色!”
郁兮好奇的问,“水八鲜,可是有八道菜?带个“水”字,难不成都是秦淮河里的水产?”
伙计伸了四个指头,“姑娘只猜对了一半,水八鲜指的是四荤四素,分别是鱼,虾,蚌,螺这四荤,红鲜菱,鸡头果,茭儿菜这四素。”
皇帝问,“这里面的鱼是哪种鱼?”
“回爷的话,”伙计道:“是六合城南面龙池湖里的鲫鱼,龙池的鲫鱼头小,脊厚,体盈,腔小,香鲜爽利,好吃着呢!”
皇帝道:“那就把这素八鲜一样来一道吧。”
“万……”郁兮出声阻拦道:“六爷,我们人少,吃不了那么多的,省着些点吧。”
皇帝拨着茶盖道:“好不容易来一次江南,不要留遗憾,一道菜尝一口撑不着的,你要是觉得浪费,咱们吃不完兜着走。”
“那我听你的,”郁兮摇着团扇发笑,“跟了六爷这么久,六爷只请我吃过一次烀白薯,今天我要痛快宰六爷一顿不可。”
7皇帝吹开茶气,淡声笑,“我财大气粗,不怕你宰。”
伙计也掺和进来笑,“那小的就记下了,咱们店里水八鲜里的这道鲫鱼有红烧和清蒸两种做法,您二位看想吃哪一种?”
问题抛给皇帝,解决的办法就是各来一份。再加上凤尾虾,松鼠鳜鱼,海参鱼翅等各式各样的当地特色菜。等到菜式上齐,两张桌子拼凑在一起才勉强能摆得下。
郁兮微有怨言,“由着六爷胡来,手下没一点约摸,这些菜式在家里都吃过,鱼啊虾啊的,都点重样了。”
皇帝夹了块板鸭来堵她的嘴,“家里的,哪有本地的正宗。”
伙计笑问:“请问姑娘,我们饭馆里的板鸭味道如何?”
郁兮嚼着满口的皮白肉红,余味中还有回甜,点头夸赞,“不错。”
皇帝从那道清炖芙蓉龙池鲫鱼中舀了一碗蛋花鱼汤放在她的手边,让郁兮就着下菜,又问向伙计道:“听说你们店里晚上有唱白局的?”
伙计应是,“马上就开始,今天晚上第一场是出戏,第二场就是了。”
见皇帝心事重重的样子,郁兮往他盘子里夹菜,“吃饭,吃饭的时候别想衙署里那些事。”说着也抄了块板鸭喂他,“自己凿不开这张嘴,非得要我来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