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民国](105)
程近书惭愧地避开她的目光,将她的手收回来,温声道:“小穗儿,你的爹爹是跟日本人对抗的时候牺牲的,他很勇敢,很坚强。”
小穗儿的眼一红,睫毛下渐渐渗出一片湿润的痕迹。
好半晌,瘦小的身板微耸,竟像个大人一般松了口气:“从此我爹就不苦了。”
--------------------
戚成欢从北大文学院地下室里救出的学生,就是第二篇章,叶从舟的女先生。
那时,女先生还不叫柳时繁。尽管她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名字,但,后来从缅印战场胜利归来的叶从舟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女先生,唤作沈轻。
第45章 长亭夜行[12]单元尾章·终章·后记
=================================================
破晓前,盖逢源和奚玉成的车开到了夏荫长道,接走了最后两名伤员。
其时,希冀留在安逸的北平城里继续过老爷日子的冀察委员会潘姓委员已经迫不及待向日本人提供了相当一部分进步人士名单。
而这两名学兵团伤员其中之一,实际上,正是一位北平地下党乔装改扮的。
因其名字列在那份名单上的前排,所以,必须尽快撤出北平。
考虑到他熟悉苏区,又有前线经验,因此,有他伴同玉成和云轻西出北平、穿越苏区,是程近书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或许,也是他能为好朋友所尽的最后一点温情。
“你真不跟我们走?”谢云轻从手上褪下一串五彩绳编织的腕带,系在小穗儿左手上,摸了摸她的头发,笑得像初春的湖风。
程近书牵起小穗儿的手,微笑着说:“戚成欢说她回娘家办点事,等事情了了就会回来,我就只能等等她咯。”
戚成欢这个人,来的时候彬彬有礼,连小字和朋友名讳都介绍,离开却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明明是个小白眼狼,却还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留在北平的绝佳借口。
那么下次见时,他程家大少,是不是还得谢谢她?
“噢……”谢云轻若有所思,点点头,没有多问。
奚玉成似乎想对此发表些什么论见,被她一把把头给塞回去了。
盖逢源摇下车窗,掏出一个形制精巧的琉璃葫芦瓶,甜中带些酸的果香从小巧的软木塞中溜了出来。
“嘿,小穗儿。”
小穗儿怯生生走过去。
“小穗儿小姐,我母亲也生在麦香的季节。你长得漂亮,性格可爱,她一定会很喜欢你。我母亲的家乡种植着全欧洲品质最好的苹果树,酿成的果酒十分甘醇……”
这小子跳下车,半蹲着,越发得意忘形。
程近书忙打断他的话兴:“小穗儿还小,不喝酒。”
小穗儿补充道:“我也没有钱。”
盖逢源大度地对她说:“没关系,我会等你长大到有钱的那一天。”
“行了,赶紧走。”程近书连推带塞,终于把他齐齐整整地架回驾驶室里。
“让我们在大后方再见!近书,你动作可利索点,别太晚!”
奚玉成从车窗探出一颗还冒着两丛呆毛的脑袋,冲程近书招了招手,又说,“对了,近书,这个给你!”
程近书从他手里接过一张新洗的照片。
照片上,盖逢源胁下挂住两个长酒瓶,正在东小院小溪旁的草地上铺开一面格子毯。
而在他斜后方的藤花架下,程近书正高举着一块板砖,张牙舞爪,像是直冲大水缸而去。
奚玉成拦腰将他抱住,谢云轻则像个甩手掌柜,扶着一旁的大花树笑得前仰后合。
而戚成欢不知什么时候攀上花树,环手作枕,仰天躺着。
像是打夏盹儿,又像是看着他们在笑。
“我们一人一张,千万别弄丢了。”谢云轻也晃了晃手中的照片,“女侠那一份,下次见面再给她吧。”
“嗯,我会告诉她。”程近书将照片收进贴身的位置。
“再见了北平,将来,我们还会再回来的!”那一对璧人又齐声道,脸上仍然是笑着的。
“再见!”程近书用力地挥手,直到他们的车化作两个黑点,渐渐消融于长街尽头。
不意想,此生,他们再未见一面。
回到小楼,黎管家带人去处理老岑的后事还没回来,昨晚地安门燕翅楼发生的事也没见报。
程近书把小穗儿托给徐婶儿,一个人来到东小院的阁楼。
这里本来是个储藏室。
三年前,他和奚玉成、谢云轻刚上大学,三人一拍即合,一起成立了一个戏剧社。
盖逢源是最先加入的新成员,让他贴上大胡子演那些张牙舞爪的洋人大坏蛋他也不生气。
可惜戏还没演过几场,当局便下了通知,认为他们排演的剧目有偏左嫌疑,勒令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