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亭外[民国](103)

作者:荔子然 阅读记录

老岑嗯呜了几声。

筋脉暴起的枯手仍然撑着地板,几乎是伏跪在地上的卑微姿势。

泪干了,又怔了会,他才慢慢起身。

程近书也跟着站起来,腿脚都麻了。

老岑说:“少爷,我走了。”

程近书觉得这话听着很奇怪,但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大约是今晚脑袋发胀,想多了吧,便温声回应他说:“快去睡吧。”

老岑转过身,往走廊尽头那一盏不甚亮但很温和的照明灯方向走,影子在身后拖得长长的。

他走了两步,停下来,半回过身,又问:“少爷,小穗儿的手会治好吗?”

程近书的腿还一劲儿一劲儿地泛着酸麻,这会儿还扶着门框不敢就此走动,听他问起这个,想了一想,说:“戚成欢说小穗儿以后的生活不会受太多影响,她这人有经验,你就放心吧。”

老岑继续问:“女娃能像男娃一样念书识字,一样讲道理,一样干大事,是不是?”

程近书笑了:“当然了。”又赶紧补充,“也不能这么说,女孩原本就能如此,也早该如此,并不是像谁一样。”

老岑听了,也不知听没听懂,总之点点头,又问:“少爷,小穗儿的手养好了,也能写字吧?”

程近书点头肯定:“你放心。我以为,小穗儿意志力很强,小小年纪说话做事都很有她自己的想法,将来,她一定会有自己的大事业的。”

老岑的浊目打闪似的,亮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口中重复着:“小穗儿会有自己的大事业,小穗儿会有自己的大事业……”

最后又说:“少爷,我走了。”便转头离开了。

夜风从长廊游过,灯光不像烛火飘摇,此刻迎风,依然岿然不动。

程近书倚门独立了一会儿,等腿上不再感到酸麻了,便回床扑通一下趴上去,任由困意汹涌地袭来。

夜很深很深了。

空气又浓又闷,呼吸困难。

咚,咚,咚……

仿佛重锤击打在北平的上空。

又仿佛天边巨雷翻覆着滚滚而来。

他猛地挣脱梦魇惊坐起来,脸色发白,衣衫尽湿。

夜色仍很深,万籁俱寂,一切都像睡前那样没有任何变化。

他瞬间回想起老岑回身离开的情境,再也睡不着,索性下了床,换上一身朴素的衬衫西服裤,来到小楼外。

月色黯然,星光惨淡。

程近书沿着石子路走到门房。

老岑刚来程公馆时,在门房里用布帘子隔出一间小屋,以便夜里休息之用。

此刻,小屋里阒无声息。

程近书心头泛起一丝不安的感受,轻声喊了一声:“老岑?”

没有人回答。

他提高了音量又喊了一声,仍然没有人回应。

掀开布帘,小屋里空无一人。

“老岑!”

他终于有点慌了,不安地环顾屋内。

一张简单的木板床,新铺好的被窝,方桌,单人椅,还有洗漱架上方用电线缠了好几圈的灯泡,都被笼罩在这极度的静谧之下。

他冲回小楼,想叫醒黎管家一起去找老岑,可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东小院的阁楼,戚成欢晚上常待在那里。

竟也是空无一人!

程近书的心陡地一沉,看见近门的长几上静静躺着那柄唤作“照夜”的短剑,小心收起,取了一只小型的手电筒独自一人飞奔出门。

--------------------

第44章 长亭夜行[11]

=============================

往北是鼓楼、钟楼……

往南是地安门再到景山……

往东一大片小巷交错,进去恐怕先就绕晕了……

而往西边是开阔的水面,非得先往北或南走一段不可。

他的耳尖一动,敏锐地察觉到南边地安门方向确有重锤砸击地面的响声,便步出巷口,沿着地安门外大街踽踽而去。

沿街两侧都是铺面房,远远地看见地安门一大两小三个门洞。

两个稍小一些的门洞旁分别置了一间值房,清帝逊位后就都改成了巡警的阁子,现在没有人。

这时候,咚咚的声音已经停息。

程近书脚步加快,径从大门洞往地安门内走。

两侧从平房换成了两层砖木结构的燕翅楼。

十几间大屋有序地分布,曾经也是极度繁华的官署所在。

正前方十米左右的位置竖起了一根长旗杆,这是以前没有的,不知道要做什么用,也许是日本人想悬挂他们的旗帜。

他来到旗杆处,手电筒细微的光一晃,一股寒意爬上后背,瞬间惊出一头冷汗。

老岑被一堆乱石压在旗杆座前的土坑里,只露出脑袋,勉强能够呼吸,而脖子上一圈一圈被粗麻绳缠绕了好几道,绳子的另一头直往旗杆顶冲去,不知尽头在哪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