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带着幼弟出嫁后(111)
只是,夏居雪听到这个种植密度后,脑海里却不由地“咔嚓”了一声!
关于玉米是密植好还是稀植好的问题,她父亲曾发表过相关的实验报道,以大寨的优良品种“××一号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土壤、肥力、通风、透光等相同的情况下,1600株一亩的玉米地,玉米产量达到1100多斤,而2000株一亩的玉米地,最终产量只有1000多斤。
而且,玉米籽粒也远不如前者饱满高质量。
而月湾队如今种植的玉米品种,是经过白马牙和金皇后杂交的改良品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如果种得太稠了,很容易影响通风透光,从而导致杆子长得高,穗子却长得小,最终影响产量。
想到这里,夏居雪一对漂亮的黛眉不由微微簇起。
如今,身为月湾队真真正正的一分子,她自觉有义务为本队的粮食增产出一把力,流一把汗,自然不希望因为队里因为不科学的种植,而导致得不偿失,但另一方面,月湾队的地力、品种、透光、通风等条件毕竟与父亲试验的不同,情况是否相同她也不敢百分百确定。
更重要的是,密植是公社安排下来的任务。
邵长弓在月湾队虽然说一不二,但若是听了她的建议,与公社阳奉阴违,不按照要求进行生产,被上头教育批评、穿小鞋都是轻的,弄不好还会被打成搞破坏的黑样板,那就是她的大过错了。
她不由又想起临下乡前,父亲对她的那句谆谆教诲。
“到了农村,要牢记领袖教导,努力向劳动人民学习,和社员们一起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同时,你毕竟是个女孩子,在陌生的乡下,可能会遇到很多比男孩子还要复杂的困难,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遇到事情,要在心里多划算划算,紧睁眼,慢开口,保护好自己。”
所以,到底是直接把疑虑说出来,还是默默压在心里,等看今年收成如何后再顺势提出来,夏居雪一时间不由斟酌起来。
夏居雪毕竟年轻,尚未练成收敛脸色情绪的功力,所以,就在她心里一时犹豫不决间,邵长弓很快就注意到了她眉眼间神色的异样,直接问了出来。
“振洲媳妇,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
这段时间,随着夏居雪“坝坝课堂”的深入开展,邵长弓对夏居雪是真的越来越另眼相看,他虽然识字不多,但对读书人是十分敬重的。
他还记得,20年前,把邵振洲他阿爸的遗体送回来的那个独臂的解放军同志,以及动员他们从山里出来的工作组队长,就是大学问人,说起斗地主,分田地,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巩固无产阶级政权,说得激情澎湃的,他们也因此被说服,自愿从山里走了出来。
而夏居雪这个城里姑娘,同样有令人敬佩的一面,谁能想到,这个平日看起来文文静静从来不显山露水的姑娘家家,原来肚子里藏了那么多农业学问,说起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还真有那么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厉害劲儿。
也因此,他愿意相信她,也愿意给她机会,也是给他们月湾队机会,而这会儿看夏这副神情模样,邵长弓下意识地向她问道。
也就在邵振洲问话的同时,夏居雪脸上犹豫的神情不见了,显出坚定的神色。
她看着邵长弓,认真地道:“我的确有话要说,农书里说,玉米密植的确可以提高产量,但必须根据地力、品种、通风、透光等条件合理种植,并非是越密越好……”
她一口气把刚刚在脑海里划过的知识点全都道了出来,跟着继续道:
“虽说农业生产由于地区性较强,所得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在种植密度上,我觉得不会相差太多,而且,我们月湾队的地大家都知道,土地贫瘠,肥力较差,有机肥也不够,如果种得太稠,势必影响到通风和透光,到时候我担心产量不但上不去,还会造成减产。
夏居雪一番话说完,坝场上一时间鸦雀无声,大家伙显然都愣住了。
夏居雪这意思,这种得越稠反倒是坏事了,不但浪费劳力,还糟蹋粮食?
夭寿咯,那还种啥子种哟!
很快,回过神来的人群,开始嗡嗡嗡起来,同样从呆愣中反应过来的邵长弓,眯着眼睛,看向夏居雪,问出了大家心里的困惑。
“你的意思是说,这种得太稠了,倒还是坏事,产量还不如种得稀的?”
这次,夏居雪很坚定地点了点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