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一千夜(86)
白绒帮忙开抽屉时,不小心碰倒一个忘上锁的箱子。
箱子落地,滚出约上百个信封,有的信纸直接滑出来,风一吹,哗啦啦四处飘飞,她埋头慌慌张张地去捡,可阁楼的窗帘被狂风吹得涨起,迷了她的眼,最后她不知怎么就被裹在了白纱中,被灰尘呛得咳嗽不停:
“妈,帮我——”
“……”
妈妈没去帮她,转而动作迅速地将信收起来,胡乱塞回箱子里,赶紧锁好,走掉了。
白绒从窗纱中解脱出来,理了理乱糟糟的头发,瞪一眼走远的背影。
手中还剩有最后一封信。
她留在原地,拆开信封。
·
下楼的时候,白绒见妈妈已经找出了相机,迈着轻快脚步走到亭子下去,边走边笑道:“安德烈,快来看,这里有绒绒小时候的影像。好可爱!呜!她站在这里,就像一颗刚萌芽的小种子,脸上还肉嘟嘟的,就去台上演奏了……啊,那么小一只猫猫,周围全是大人,哈哈,参赛者里只有她还穿着小孩款式的公主裙……”
纳瓦尔抬眸瞧来一眼,轻笑。
白绒:“……”
白妈妈瞥见女儿过来了,便嘱咐道:“记得我跟你约好的活动吧?今天不要午睡了,天气这么好,跟我出去玩。”
“D'accord.”
“在家不要说法语。”
“我讲给纳瓦尔听的。”
“我对他的中文水平很有信心,他完全可以听懂‘好的’。”
白妈妈数落了几句,就去里面客厅了。
纳瓦尔晃了晃手中照片。
女孩皱眉,伸手就要抢,却扑进了他怀里。
他嗅着满怀清香,问:“有什么活动?”
白绒趁势把照片夺回来,“不告诉你,各玩各的。我们女孩子的活动一般不邀请男性参与。”
·
高中暑假时,街上刚兴起烫头发,白妈妈就会带白绒去理发店一起烫发,做当下最时髦的发型,然后赶在白绒开学前带她去理发店变回原型——通常是直接剪掉。
但最近白绒总是在关注同学聚会的事,没心思为新年折腾新发型。
在理发店里陪着妈妈时,她负责帮忙注意发型进度,随时提醒理发师药水不要用多,千万别把头发变得太卷,那样会很奇怪。她们母女一直认为,对待理发师,就是要多劝一劝、夸一夸,对方才会听你的意见。
在洗发间里,白妈妈闭眼躺着,突如其来说一句:“你年纪还小,你们平时一定要记得戴套。”
“——!”
女孩登时涨红了脸。
旁边,洗头小妹也受了一惊,差点把热水喷到这位女士脸上去。
“妈,你在说些什么啊……”
母亲瞅她一眼,“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里又没男人。”
白绒僵硬地放下手,手指胡乱搅着,“你怎么就知道我们……”
“肯定做过啦!我要是年轻二十几岁,遇见那类英俊迷人又多金的男人,我简直恨不得立即扑上去把自己送给对方!再说,你那性格我还不明白嘛,虽然是扭扭捏捏,但根本不擅推拒……”
“……”
白绒渐渐平静。
好吧,早就习惯了。
这个妈妈平时在学校是端庄优雅的老师,私下可不是那样的。
比如,今天半夜,就挨到十二点过后才带女儿从迪厅聊笑着回家,一脸浓妆、一头夸张卷发,踩着高跟鞋步入大堂,突然被四处点亮的灯光刺到双眼——
她们是谈着话进门的:
“真的好帅啊!可惜我已经结婚了。绒绒,你为什么不给他留联系方式呢?人家都问你了,你当作备用考虑嘛……哦不,我的意思是,可以介绍给你的朋友啊!”
“卉卉吗?她不是单身了。”
“啊,那真遗憾……你好像也没必要留着备选,毕竟安德烈那种人已经够……”
说话间,母女脚步顿住。
大厅里,ᴶˢᴳ*两个衣着正装的男人,正坐在沙发那边安静地投来注视。
一个抽烟,一个品酒。
两人坐姿随意,各不说话,气场都有些微妙。
气氛陷入一种难言的尴尬中。
白妈妈咳了咳,慢步走过去,“十二点了,你们怎么还不休息?”
“白太太不是也没回来吗?”沙发上的中年男人抖抖烟灰,微笑,上下扫视,“看来是我们回来早了,去玉器店半天就回来。你们两位是去了那间新开的迪斯科舞厅?好玩吗?”
空气里醋意四溢。
白绒别开脸,看着墙壁。
白妈妈则波澜不惊,随手一撩头发,香水味扑鼻而来,“还行,帅哥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要不是绒绒非要拉我去玩,我可没那精力待到半夜。真烦,下次再也不去了。”
白绒:“?”
老婆都给了台阶,白父本就不敢多管的,这时只好转向女儿道:“真是的,都到凌晨了,女孩子怎么能在外面玩那么久嘛!绒绒,不是我非要管你,我是担心不安全……你在国外也这样吗?”
白绒埋怨地盯着妈妈。
片刻,她转过脸来,只好顺着这话嘟囔道:“能有多不安全?年轻人都有夜生活的,您要习惯社会发展啊,别像个古董。”
白父瞪着眼,转头:“陈姨!烦请你帮我把遗嘱拿过来一下,我需要修正一些内容。”
白绒笑着耸耸肩,慢条斯理道:“可是,您只有我一个女儿,还能怎么修改呢?”
“我——”
老父亲一口气堵在胸口,最后憋出一句:“我做慈善捐出去!”
“……”
白绒无话可说,目光移到旁边的年轻男人身上。
纳瓦尔一直静静注视她,幽深双眸敛着一点难测意味。
他放下红酒杯,牵她坐下来,朝她露出温柔笑容,眼神却有些危险,不急不缓地淡声问:“绒绒,哪个舞厅?明天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
“……”
·
第二天,骤然转阴,近几日的好天气消失不见,鹅毛大雪覆盖了市区所有的低矮建筑。
这两年,市里只偶尔冒出来一栋高楼,大多数地方还保留着古老建筑群。白绒喜欢这里与巴黎,都是很有人文底蕴的地方,留存许多老房旧屋,生活节奏慢,很宜居。她对黎卉老家可是毫不感兴趣,像香港鳞次栉比的那些高楼大厦,单是在报纸上看看图片就令人喘不过气。
清晨,她带纳瓦尔去了最喜欢的早餐店吃粥,问他:“里面的莲子心是苦的,你能尝出点苦味吗?”
对方表示有一点点。
白绒想,真是难为他了,明明是她自己不愿待在家中,想出来吃小笼包、龙井虾仁、酱鸭、虾爆鳝面……却要他这个味觉失灵的人来陪着她享受美食,似乎是不太好的。
在对方的注视下,白绒抱歉地继续吃着香喷喷的薄皮小笼包,“等明天除夕一过,我们就去苏州吧,我真的不想见那些亲友。”
她就是为了不随父母去走访那些亲朋好友才出门来的,说实话,外面天气可真冻人。江南湿冷的寒风比北方更残酷,这是渗骨的冷。
“为什么不想见他们?你们中国人不是注重家族关系吗?”
“我姑姑这次过生日,想让我拉一曲《梁祝》。”白绒叹气。
“梁祝是什么,人?”
“曲名是指两个人,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白绒顿了顿,纠结着怎么比喻,“……大概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啦。”
他点头表示懂了。
其实去姑姑家还好,但要是见母亲那边的亲戚,白绒出事失忆后有近两年时间不见他们,印象都变模糊了,关系有些生疏。她不明白,为什么那边的亲戚总是用刀刃般的目光睨着她。
她怕那些人的目光。
·
1982年,CD刚面世,还未在市场上普及,人们仍在听黑胶唱片,大街小巷几乎没有盗版存在。
白绒认为,要让这个外国人了解中国当下的流行文化,听华语音乐是个简单便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