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在狗血中成为正道的光(167)
扔臭鸡蛋的只是一名守城的无名小卒,他扔完了还不算,十分可惜感叹一声:“都怪这家伙,差点就扔到狗皇帝了。”
古御书和顾冠宇何时受过如此大辱,同时怒喝:“放肆!”
“狂妄小徒!”
城墙上站着一名老者,须发斑白但精神奕奕,捋着胡须摇头晃脑道:“老朽乃玄兔国国都秀才姜伯,敢问城下二位谁是玄兔国国君?”
姜伯一派斯文有礼,又自言身份,想来是城中叛军畏惧,这才派出个人讲条件。
古御书皱眉,还是驱马上前:“朕乃古御书。”
姜伯又言:“老朽乃辛丑年考得秀才,算一算至今已有三十六年。”
古御书便清楚了,这就是个落第书生,肚子里只有几分酸话却没真才实学,更显轻蔑:“先生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可知忠君爱国是何?”
“唉,老朽年轻时也曾一腔热血,可屡次科考无不被官宦富商之子挤下来,妻儿欲找监考官讨个公道,结果去了便至今为归家,老朽想请陛下为老朽寻一寻妻儿下落,当年有人抬了两具尸体给老朽,可老朽的妻儿分明是健康活人。”
姜伯一字一句都不带怒气,可一字一句又如刀尖般插入古御书胸口。古御书执政时间尚短,虽说比不过开国之君,可也自诩爱民如子,以后青史在册至少也该是一代明君。
这老头竟然当着他的面骂他治下官场腐败,古御书能感觉到背后顾冠宇嘲讽的眼神,恨不得掐死这老东西。
姜伯对古御书的杀气恍若未觉,又感叹道:“说来我们大王与大将军能有今日还得感谢陛下,若非当初陛下不问便要强纳大将军为妾,大将军还不能狠心带大王出宫呢。”
古御书瞬间想起去年那两个胆大包天的宫女。
姜伯:“当初大王也只是个普通小宫女,若非阉臣要强娶您又视若无睹,大王还真没胆子做大王。”
“幸好陛下您是商纣之流,但凡像个正常人一点点,大王和大将军都不能起事。”
“听说您上回选的宫妃个个都与大将军有几分相似,不知会不会更像金乌国皇后几分。”
古御书破防了:“你这满口胡言的老匹夫,造谣天子,岂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不怕糟了天打雷劈!”
姜伯:“陛下你怎么这么说,选美一事举国皆知,通缉令我们现在都还留着有,您怎能不认账呢?”
顾冠宇笑了,没想到还能看到古御书的笑话,想来他再也没资格抢夺倾城了。
姜伯正好注意到顾冠宇,高声道说:“那位可是金乌国国君?”
顾冠宇凭空生出不妙的预感:“朕可没招惹你们大王和大将军,为何要侵占朕的国土?”
姜伯古怪地看一眼顾冠宇:“金乌玄兔百年前本为一国,是你顾家皇族生了异心才硬生生将一个泱泱大国分裂,为君不贤不明祸害苍生,你们怎么有脸说心怀苍生重整河山的大王与大将军?”
顾冠宇脸色铁青。
姜伯:“还有一件事,前段时间大将军带回一才女,自称曾是金乌国相府之人,她让老朽带话给陛下,说恭喜您再也不用担心皇后又怀别人的孩子了。”
全军哗然,之前这个老人家还在很正经的批评昏君,一下子就转到皇家桃色绯闻,真是太刺激了!
姜伯还颇为可惜意味深长道:“可惜,那位姑娘一番苦心白费了。”
顾冠宇也跟着破防了:“你这无耻老匹夫,满口污言秽语,速速投降,朕还能给你个痛快!”
姜伯辞色俱厉:“大王与大将军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治下无不太平,只要二位禅位便能让百姓免受昏君之苦,希望二位昏君能以大局为重,不要不识好歹。”
顾冠宇忍无可忍:“攻城,给朕攻城!”
话音刚落,城墙上投石车发动,数个巨大阴影从天而降。两国士兵赶紧左右乱跑躲避,他们本就不想打仗,更没有以身为国君挡石头的觉悟。
数十万大军乱成一团,古御书和顾冠宇一下子被迫躲到边缘,大声呼喝指挥士兵,只是谁愿意听他们的呢。
巨石落在人身上,被砸中的人痛喊一声,一声高过一声,痛不痛不知道,但怕死是真的怕死。但干嚎一会后士兵们便发现,这些落下来的“巨石”打在人身上也不是特别疼,反而挺软,再定睛一看,都是厚棉絮裹起来的一大团,隐隐还有肉香。
行军打仗的人最是馋肉,有人迫不及待打开,发现竟是白面包子,个顶个的大,还带着热气。
“兄弟们别跑了,是大包子!”
喝清粥喝了半个多月的士兵们哪还忍得住,也不管会不会有诈,饿狼扑食般抢包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