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番外(124)
堂堂太子亲自种花,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现下花园里的花儿,依旧是奉辰苑的花匠精细繁育出的品种。
叫人在书房里点了灯,胤礽想趁着自己的困劲儿不大,把戴梓催要的火药和火铳的东西整理好。
月上中天。奴才们都退下,只有怀庆留在书房里伺候。
怀庆边替他磨墨边劝道:“太子殿下,时候不早了,您还是早点歇着吧。”
胤礽没理他,笔尖沾满墨汁后,只忙着低头提笔写东西。
他给戴梓的那份图纸是从系统这里抠出来的,用的是最早的米尼弹丸火铳。考虑到现在工匠的制作水平,和戴梓的理解能力,他并没有选取后世中更先进的火铳样式。
太过强大的火铳,如
K之类的,即使他能写的清楚,工匠也未见得可以造的出来。
这米妮弹丸的可怕之处,就在与不仅能实现弹药连发,杀伤性还十分高。举例来说,现在戴梓所能做出的火铳,最多能在五十步之外射中猎物的话,这米妮弹丸的射程就远了一倍还不止。
其次就是,虽然火铳的样式不能再先进,但做这火铳的材料,却可以更好些。
胤礽仔细的把做火铳的材质写下,想了想,又把从铁矿中炼铁,然后进一步炼钢,以及可能会用到的合金冶炼的方式也写了下来。
直到子时又过儿多半个时辰,他才写完所有的东西。
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又与系统核对了一遍过程,再检查一遍自己写的是否有错字后,胤礽才放下笔回寝殿就寝。
这些东西第二天一早被送到康熙手里。
虽然中秋家宴上,康熙短暂的允许胤礽解禁出来跟兄弟们团圆,但他到底还是没有下旨让儿子回去上早朝。
所以胤礽窝在毓庆宫继续修书。
康熙则拿着儿子写的东西反复看了几遍,只看得一头雾水。随后才吩咐说:“着人快马加鞭送去给戴梓。”
梁九功领了旨去办。
康熙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了,戴梓总算能安生一阵。谁知胤礽写的东西被送到景山没多久,戴梓又写了折子来问。
这次他不再问火铳了,反而改问,炼钢的方式上是否还有额外要注意的,合金的制作所需的矿材从哪里挖合适。
康熙翻看后怒道:“把戴梓从景山给朕叫回来!”
他还得寸进尺,没完没了是吧!
第62章
当天夜里,戴梓就奉命从景山赶回京城,并连夜入宫觐见。他一身风尘仆仆的模样,可见也是异常着急。
康熙在昭仁殿见他,眼见他这幅稍显邋遢的模样,心下也有些不忍。他喜欢脚踏实地办事的臣子,戴梓这醉心公事后凡事都顾不上的态度,还是很符合他对臣子期待的。
但态度归态度,想到他做事完全不懂变通,三番四次一直催,康熙还是想发火。他这火一发就不小,数落了戴梓小半个时辰,才勉强算教训完。
戴梓垂手而立,沉默的听了半天。直到康熙没什么可说了,他才憋出了一句:“皇上教训的是。”
康熙稍有安慰,正想再表扬他一下,充分发扬给一个巴掌要马上补个甜枣的精神时,又听戴梓问:“皇上,太子殿下现在何处?臣有几个问题,想当面与殿下问个清楚。”
康熙:“…”朕为何刚才想不开与这厮多费口舌?
下次该叫人先把他打一顿再说!
眼见殿内的座钟已经指向亥时,外头天色已晚,而下头这实心眼还一幅“今夜不见太子誓不罢休”的脸色,康熙无奈扶额,“着人去毓庆宫问,太子是否已经就寝。若是没有,就叫他来。”
梁九功叫小徒弟去跑腿,自己则又端了盏茶递给康熙,“皇上,您消消气,戴大人也是一心为公事。”
戴梓又特意觑了眼康熙的脸色,看完后更是一脸纳闷,皇上刚才生气了?
大殿里安静了一阵,康熙嫌弃的看了戴梓几眼,就不再理他,而是自己去翻看折子。
过来半刻,胤礽姗姗来迟。小太监去传旨时,他刚刚沐浴。匆忙穿了衣服就过来了。
他先是看到直挺挺仿若雕塑一般立在一边的戴梓,心下大概明白了他汗阿玛深夜传召他所为何事。
即使明白是为何,他也只假装没看见,径直跪下向康熙请安:“汗阿玛万安。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歇着?”
“起吧”康熙眼皮都没撩起,指着戴梓说,“具体何事你问他。”
“戴先生何事?”胤礽客气道。
戴梓转过身来朝胤礽拱手一礼,“殿下,您写的新式火铳的制作方法臣已经看到,尚有几处不明,还望殿下指教。”
胤礽瞥了一眼康熙的脸色,眼见他汗阿玛没有阻止,便笑说:“先生何处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