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13)
我说:“私学没落了?”
周伊水说:“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宋朝。”
我说:“发生什么事了?”
周伊水说:“书院兴起了。书院在唐朝时出现的,在宋朝时达到顶点,让私学出现了新景象。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白鹿洞书院和石鼓书院都建立于唐朝,岳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都是建立于宋朝。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都跟朱熹有关。白鹿洞书院是在朱熹重修了书院并主持书院的建设后开始名闻四方的,这里的建设指的是对教育制度的建设,而不是建筑物的建设。岳麓书院也是在朱熹参与建设后开始有了名气。石鼓书院,那更是有名了,宋太宗赐过一次匾额,后来宋仁宗又赐了一次匾额,苏轼在那里教过书。应天府书院呢,宋真宗赐的额,晏殊和范仲淹先后主持过书院建设,也是蛮厉害的。元朝以后私学越来越官方化,私学正式没落,后来一直不温不火地存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学校,官学和私学混杂,有的私学办得好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官学。很多那时候创办的学校现在都在,只不过名称变了。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到现在,基本全是官学的天下了。参加科举考试以前,要先参加童试以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童试分三个阶段,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由知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管理一省教育的学政主持。院试过关的人称为‘秀才’,也叫‘生员’。县试、府试、院试后,就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分三级,第一级是乡试,第二级是会试,第三级是殿试。参加乡试的人除了生员们还有国子监的监生们。”
我说:“监生们可以不参加童试直接参加乡试?”
周伊水说:“可以。乡试过关的人,称为举人。这个时期,在民间人们还会把举人叫做孝廉,应该是一种习惯吧?遗留的习惯。”
我说:“举人的第二个意思。”
周伊水说:“对。举人中的第一名叫解元。”
我说:“唐解元,原来唐伯虎是举人第一名。”
周伊水说:“举人拥有做官资格了,除了宋朝,其他朝代都是。宋朝非常善待文人,但是门槛也是最高的。”
我说:“宋朝举人不能做官?”
周伊水说:“不能,进士才能。”
我说:“国子监的监生不是拥有做官资格了吗,他们为什么还要参加科举考试?”
周伊水说:“监生可以做官但是官位比较低,参加科举考试运气好的话,可以得到非常高的职位,去碰运气的吧,考上就皆大欢喜,考不上安心做监生。”又说:“乡试考三场,每场考三天。”
我说:“一共考九天?”
周伊水说:“嗯。乡试一般在每年的八月举行,所以也叫秋闱。会试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叫春闱。跟乡试一样,考三场,每场考三天,一共九天。会试过关的人叫贡士。”
我说:“贡生的另一种称呼?”
周伊水说:“不是,贡生是贡生,贡士是贡士。贡士中的第一名叫会元。”
我说:“为什么都叫‘元’,解元、会元、状元。”
周伊水说:“‘元’有‘首’、‘脑’、‘头’之意,也就是第一。”又说:“会试过后是殿试。”
我说:“殿试在第三年举行?第一年乡试,第二年会试,第三年殿试?”
周伊水说:“不是,会试和殿试在同一年,而且时间间隔不太远。会试没多久就会举行殿试。实际上考中会试的人,也就是贡士们,已经是进士了,因为殿试不会再淘汰人,只是排名次而已。乡试和会试的主副考官由皇帝钦点,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一场,考一天。”
我说:“考什么?”
周伊水说:“考对策。是政治题,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政治观点、政治主张、政治立场、政治远见的。”
我说:“那乡试和会试考什么?”
周伊水说:“对于进士科来说,乡试和会试考的是诗赋、策论和四书五经。殿试是唐朝时武则天提出来的。她很有远见。后来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才把殿试变成了制度进行了实施。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尤其是宰相,喜欢通过主持考试的方式结党营私,把考生们变成门生,自己则成为了恩师。他们会选择那些愿意向自己靠拢的人录取。恩师和门生之间,政治立场和各种利益保持高度统一,所以新进的人才很容易变成旁支势力而非朝中忠臣。赵匡胤实行了殿试,考生们经过了乡试和会试后,最后还要进行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这样就把录取实权又收回自己手里,同时皇帝成为了所有考生的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