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沂水春风(12)

作者:周伊水 阅读记录

我说:“只考一场?”

周伊水说:“考三场,其他两场的考试内容是一样的。”

我说:“进士呢?主要考什么?”

周伊水说:“考诗赋,明经考儒经。”

我说:“秀才呢?”

周伊水说:“跟进士差不多。当时最受欢迎的考试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后来明经科和其他科目被王安石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常科考试变成名符其实的进士考。制科就是特科,指的是朝廷在某段时期突然对某种类型的人才有需求,于是皇帝下诏临时组织考试,选取特殊人才。人们觉得制科不属于取士正途,所以制科出身的人被人瞧不起。”

我说:“恩科呢,恩科到底指什么?”

周伊水说:“恩科是专门针对那些屡试不第的考生设立的,在皇帝举行策试的时候允许他们报名参加附试。直接跳过了前面很多考试。策试实际上就是面试,但不仅仅是面试。后面会讲到的。”

我说:“无论是谁设立的恩科,这个人都非常英明。”

周伊水说:“他打破了传统,虽然参加科举考试是取士的途经,但是他并不认为考试能够代表一切,很多考试不过关的人实际上也是人才。很先进的思想。”

我说:“我没想到宋朝的皇帝这么了不起。”

周伊水说:“文人官员们也很了不起,他们共同造就了那个时代。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秀才改名为茂才。”

我说:“为什么?”

周伊水说:“为了避刘秀的字。三国曹魏时,又改回秀才。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开始出现。”

我说:“科举制度到底是什么?”

周伊水说:“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隋朝时科举制度出现,开始时开科取士叫做‘取秀才’,意思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取优秀的人才。到了唐朝,正式设立‘秀才科’,那时候‘秀才科’是所有考试科目中最难考的,录取人数少,过关率低,很少有人敢报考,到后来无人问津了,于是被废。此后秀才一度沦为读书人的统称,到宋朝的时候,秀才指的是参加府试的人,无论是否考过都叫秀才。”

我说:“什么是府试?”

周伊水说:“后面说。到了明清,秀才专门指院试过关了的人。院试后面再说。”

我说:“没想到光是秀才这一称呼就有那么多意思。”

周伊水说:“西汉时实行察举征辟制,那时候察举制非常正规,被推举举荐的人如果不优秀,举荐者是要负连带责任的,轻则降职重则免官。东汉末年的时候,察举制开始出现乱象,名额基本被买卖和垄断,不会落到老百姓头上,于是有人写童谣讽刺察举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到了魏晋南北朝,察举制被九品中正制所取代。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征辟制的延续也可以说是征辟制和察举制的结合体。”

我说:“九品芝麻官,我突然想起这个。”

周伊水说:“九品芝麻官中的九品指等级,九品中正制中的九品指种类、类别。”

我说:“哪九类?”

周伊水说:“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九品中正制出现在三国时期。”

我说:“刘备?”

周伊水说:“曹操。当时只是一种官员选拔的方法,曹丕把它变成了一种制度。被选的人需要符合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家世,其次是道德,最后是才能。”

我说:“道德排在才能前是对的,但是家世排在最前面似乎不妥。”

周伊水说:“在那样的时代,这是必然的。到了后来,道德和才能完全忽略不计了,完全以家世为主,所以出现了一种局面——‘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最后九品中正制被废。官员选拔制度一直不停处于摸索阶段,摸索出一种新的方式,试行一段时间,发现行不通,有很多弊端,废掉,重新寻求新的方式,又试行一段时间,不行又废,又开始摸索新的方式新的道路。直到科举制度出现,才开始稳定了下来。科举制度的优点在于稳定。当然,现在很多人都在反对并批判科举制度,但我觉得科举制度还不错。就像人们都批判八股文,但我觉得八股文很好,说理的韵体赋文难度非常高,一般人写不出来。八股文出现在宋代。”

我说:“了不起的朝代。”

周伊水说:“宋代出现了很多新生事物,比如恩科,比如殿试之类。我们国家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从世袭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递变,不提现在,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另外一种制度。这里只说古代。你已经了解了监生和秀才的意思,现在回过头来说学制。前面说了官学,我得把私学也说一说。私学出现在春秋时期,西周以前只有官学,那时候只有贵族子弟有资格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没资格接受教育。到春秋时期,原本的一些贵族子弟因为种种原因降为士或平民,于是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开始上街讲学,开创了私学风气。孔子对私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让私学得以跟官学抗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官学。战国时期,私学遍地开花。秦朝统一以后私学被禁。到汉代,私学又兴起,但是往日风光不再,教学内容跟官学越来越接近。”

上一篇:尚书公子他飞升了 下一篇:醉太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