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尖刀上的舞者(84)

作者:青山320 阅读记录

第一步,问题的收集整理。我们把问题归为四类,一类是门店导购问题,一类是经销商问题,一类是区域经理问题,一类是公司方面问题。当时我们是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全体组员就每一类问题总结出所有的问题,直到写不出问题为止。到了晚上我们进行加班,将学员写出来的共计600多个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最后筛选出100多个有代表的问题,而像那些比如“我对事情到底有多大权利,哪些可快速处理?哪些必须上报?”这样的问题暂时搁置,因为我们的目的主要提炼出来门店导购、面对经销商销售技巧的话术。记得那晚,熬夜到凌晨4点多才把问题归类汇总完,因为培训的第二天就要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全体学员拿出解决方案。

第二步,收集话术。为了让大家针对这些问题把销售话术提炼出来,我们还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每组都可以来参与到每个问题的回答,但是如果答案是雷同的话,那就不用再来回答,这样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存素材,我们全程摄像录音。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现场真是一场销售的大餐,资深的营销人员侃侃而谈如何解决异议,跟随公司二十多年的元老们娓娓道来公司的发展史,那些刚入职公司不久的人听了后都感觉非常有收获。因为在此之前,公司就没有提供这样一个让大家分享经验的平台,也缺乏适合的机会。

第三步,整理话术。培训结束后就需要进行话术整理,在培训时跟S总沟通,他考虑到团队人员在归纳总结方面缺乏非常专业的人才,所以委托我来完成。按理说这个工作不是我来做,因为工作量非常大,再者来说,学员比我还是更了解公司。但考虑是标杆项目,再者加上自己也想亲身体验一下,于是就答应了。回去后我就结合每一个问题,根据现场大家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做总结归纳,有时一个问题十多个人给与了不同的话术,我就需要总结出关键点,而最难的就是有部分人员讲的是方言,有时为了听懂一句话我要反反复复听个十来遍,实在搞不懂的就再去拿着录音问。除了方言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行业专业术语,这个挑战并不比方言小,有时为了弄懂录音里到底讲了啥,我要在网上满山遍野的去找行业术语。时间绝大多数就卡在了这些地方,所以进度非常满。硬着头皮花了近一个月才霸蛮把话术整理完。

第四步,审核修改。初版话术手册出来后,我就拿着这个话术在第二次培训时,一条条的在现场跟大家展示,看是否有问题,是否有补充。针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再马上调整,直到最后,所有人都通过后再定稿,然后提交给公司审核,这次的审核主要是各部门负责人及S总、副总经理。毕竟话术是不能乱讲的,里面有一些技术指标等内容,所以要获得公司层面认可。在经过两轮话术审核碰头会后,最终获得公司的审核通过。

当最后审核通过后,我整个人好像脱了一层皮一样,脑细胞也死伤无数,由于经常熬夜,整个人眼睛都快陷进去了。看着最后印刷出版的“销售话术手册”,就感觉这是自己的一个孩子一样,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是我整理出来的。整理完成了话术手册后,我应该算是整个F公司对话术熟悉程度最高的人,一个公司介绍,我可以从不同版本来介绍;针对价格异议,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这虽然不是我的经验,可这是我归类汇总出来的。

做到了对F公司的销售了如指掌后,在后期的培训我明显感觉到,可以讲出那种接地气的味道,这和我之前做内训师培养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么花心思整理出来的话术手册,还一度被公司列为机密资料。

后面开展的第一期全国金牌店长培训班,最吸眼球的就是话术手册的发布及话术通关训练。这些话术是由公司内部人员总结出来,所以拿来就可以直接用,用了就可以直接出业绩。这也是F公司为了提升门店销售业绩的一大营销策略,因为做营销的人都知道,非常优秀的导购人员虽然可以见招拆招,可以临场发挥,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导购来说,有一套标准的话术更容易提升业绩。越是标准化的东西,越是容易执行,这之前一直也是F公司的短板,也是我在门店实地调研时发现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这次通过引入我们公司进行合作,也是为后期的营销发力提供专业护航。

店长培训班开展期间,我们特意安排了话术讲解、模拟训练以及通关三个环节,全程由我来主导。在通关环节,为了提高效率,我就排了各大区域营销老总做考官,并在之前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反正一个原则就是:没有背下来的不准回去睡觉。我也一直陪着所有的学员,有的快到凌晨才勉强通关。但大家也几乎没有怨言,因为这些销售话术确实非常有杀伤力,直接能帮助门店出业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