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处(12)
萧清明突然怒极,所有人,再加上易瑶,都要他应下这门婚事。
他又突然释然。
他走到易瑶身前,唤她:“易瑶。”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叫她。
易瑶抬眼看他,他神色憔悴,目光隐忍,一时让她的心软了下来。
“易瑶,”他又轻声唤她,“我喜欢你,我想娶你。”他突然不想忍着了,大概心中明了他说与不说已然改变不了她的心意。
易瑶低头,她知道,她看到那幅画像挂在那里,就大概知道了。
“可你娶我,不会对你有任何益处,更可能是害你,”易瑶语气平静,“而且,我谁也不会嫁了,这辈子。”她早已经想好了。
萧清明不说话了。
他又突然想笑。
“现在,我愿意活着,只是因为背负着仇恨。”她接着说。
“我是你复仇计划中的一部分,是吗?”萧清明语气淡然,没有了怒气,也没有了悲伤。
“不是,”她否认,“我只是觉得,你比他更适合,去做一个王者。”
“呵……”他笑,不知是笑她的话还是笑自己。
“萧哥哥,”她叫了他一声,“我求你。”她跪在他面前,抬头看向他低垂的眸子。
萧清明一惊,伸手去扶她。
她并不起身。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好。”
他知道自己和她再无可能,便觉得按照她说的去做也并非不是好事。
至少,自己还在她的愿景里。
后来无数日夜,当他觉得孤独无以复加,悲伤难以自持的时候,他就想到这个雨夜。
世界仿佛只剩他和她两个人。
这一天,他和她约定了别离。
这一天,是依云把她接到书房,也是依云把他送出府邸的。他看到易瑶手里除了拿着那把原本带在身上的伞,还有那卷当初他在废墟了里找到的画像。
这一天,主子让他买来的酒菜早就凉透。他在书房外守着主子。主子一夜未眠,他就一夜站在门外。
倾盆大雨仍没有停下的意思,他觉得那句话说得真有道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易瑶走出明王府。
竹轻云在不远处等她。
他看着她撑着伞,瘦弱的身形仿佛要被这倾盆大雨压垮。
她手里拿着那幅画。他知道画的是什么。
他上前几步,唤她:“瑶儿。”
她抬头,微笑看着他,眼神确是凉凉的。她突然觉得很累。
竹轻云去扶易瑶。
触到她的手,觉得凉凉的。
两人上了马车。
“他答应了?”竹轻云淡然询问。
“嗯。”易瑶回答,听不出任何情绪。
“接下来,便是全心助他。”
“嗯。”
两人半晌无话。
竹轻云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举到易瑶面前。
“这个送给你,你要时时带在身上。”他说。
“这是什么?”易瑶觉得奇怪也觉得突然。
“信物,”他又是淡然一笑,“你只要记得时时刻刻带在身上就好。”
“嗯。”易瑶不再追问,接过那块玉,是块极通透的圆玉,触觉温暖,她一时竟不舍得离手。
他笑了,“那你可有回赠?”
她看向他,一时不解。
“你把画像送给我吧,就当还赠。”
易瑶定了定神,把画卷递给他。
她本想烧掉的。
那画上,她幸福得太过刺眼,同如今的她判若两人。
袭英
一日的热闹,也是一日的寂寥。
圣上给了明王和她最盛大的婚礼。
如今袭英安静地坐在喜床边,头上的盖头未掀。
门外传来脚步声,稳重有力,然后是丫鬟的请安声:“奴婢见过明王。”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她的夫婿走近她,从盖头往下看,可以看见他黑色缎面长靴和绣着锦绣图案的喜服下摆。
她看着他的脚步停了停,又停了停,终于走上前来,缓缓地,把她的盖头掀开。
她不敢逾矩,下床,欠身向他行礼。
“不必多礼。”他声音冷冷的,在她的意料之中。毕竟,这门婚事他迟迟并不想应。
“是。”她依然低眉顺眼。
“时候不早了,你早些歇息吧。”他声音没有一丝醉意,透着清冷。
她想,他可能还需要时间。
“明王……”她正欲说些什么,却被萧清明生生打断。
“你应该知道,我娶你并非本意。”萧清明以为她要拦他离开。
“是,臣妾知道。”既然他说了,不妨就此把话说开。
“臣妾并不想从明王身上奢求什么,”她声音轻柔却不失力量,“臣妾嫁过来,父亲早已嘱托,是来助明王一臂之力的。”
萧清明只听闻赵袭英才貌双全,却不知道她与平常女子如此不同,他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