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366)
从此黎原就知道,这位江湖长大的王爷亦正亦邪,既有江湖人的狡黠,又有朝堂中人的谋略,他演技过人、收放自如,不拘小节、智计百出,遇大事沉着冷静,为达目的又不择手段,如果入仕,定能成为不讲原则、翻云覆雨的权臣。
“不用担心,我现在很冷静。”李非默了默,“我现在对一些事看得更明白。”
他在殷莫愁身上学到了如何纯粹地思考,只是刹那间,他忽然明白她拥有一个多么澄澈的灵魂。
他真想感激上苍。
“莫愁这些年所隐忍、所拼命之事,是我辈的使命,那不仅仅是个人恩怨,家国平安,应是我等生命全部所寄。从小到大我始终排斥皇室子弟的身份,一来怕麻烦,二来,也是害怕担负。我只想当个真小人,不想当伪君子。”
李非叹气:“我应该早点接受这个身份给我的责任,这将是此生继续走下去、和莫愁继续下去的意义。如果我仅为了父母之仇,被与楚伯的亲情所困扰就抱怨命运无常,那么我怎么配当先帝的长孙。”
“楚伯与你不是亲情。我们才是。”昭阳看着李非眼睛,认真地说。
“我明白,”李非被昭阳感动,“我曾以为看透世情后仍保有的偏执与任性是某种潇洒,事实证明我太愚蠢了。我以后都不会这样,即使这是莫愁认为我身上的优点。”
“莫愁姐姐应该也想见你,”昭阳劝道,“但除了这个时候。”
黎原也说:“孟海英他们尽全力搜救。”
“你们不明白,我说我需要做的是像她一样理智、无我地思考,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当中。而冷静的我就是现在。我一定要去找她。今日天亮前,我还在想如何配得上殷莫愁,这个伟大帝国的守护者,而当夕阳西下,我知道,我可以成为帝国的仆人。对我来说,这是无上光荣。”
他的语气那么坚决,仿佛是另一个殷莫愁。
世人都歌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高尚追求,可是李非,在享受了半生自由,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进京、不面圣后,却决定投入“樊笼”。
黎原与昭阳大为动容,霎时无言。
“那接下来……”
“我不会马上出发,我在等一个人回来。”
黎原浑身热血都被激发,反应极快,马上说:“是唐门的那个唐迪?”
“对。”李非回答得干脆利落。
第105章 归去来(6) 楚伯是脾气古怪的老小孩……
在抓捕楚伯的行动前, 殷莫愁共寄出三封信。
一封给李非,另外两封都寄给京城。
第二封信算信中信,给兵部尚书顾岩, 他也是殷莫愁在北境的老部下, 信里又夹着一封给皇帝的信。
顾岩由大内监领路, 路两边,是皇宫独有的辉煌与空旷形成敞阔的视野, 红墙金瓦,连绵威严,一颗颗老槐树铺天盖地, 深深扎根, 也高得遮天蔽日。
这场剿灭龙隐门之战从初冬打到隆冬, 再过一个月就是春节,主干道的柱子都挂着红灯笼,和京城百姓家的喜庆蓬勃几乎无异。
可当瞥见墙根被宫人打扫堆积的白雪,顾岩顿时心中为之一堵。
鲜艳喜庆与白茫茫一片,本该是漂亮的视觉盛宴, 但对顾岩, 却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京城都下雪了,陇右现在的天气比京城更冷。
大内监终于在前面停下, 当文渊阁近在咫尺, 当顾岩意识到皇帝就在就在这扇门后……
经历无数次战役, 尸山血海都见惯的顾大将军越来越口干舌燥, 他被一句话打败。
一句开场白, 在肚子里酝酿半天还不知道怎么说:陛下,殷帅被俘了。
第三封信,寄给了意想不到的人——前任兵部尚书程远。
一年前, 兵部侍郎吴敬被杀,牵扯出镇军将军郭斌倒卖朝廷兵器、吃空饷的案子,也牵出兵部尚书程远私藏兵器。
程远勾结冯标,意图通过在京城制造混乱,引起朝廷对北漠的战争。后被殷莫愁点破冯标背后势力就是北漠人,程远羞愧难当,从此退出朝堂,并把兵部权力全部移交给新任尚书顾岩。殷莫愁念旧情,不追究其“谋反罪”,倒让老尚书可以安享天年。
不用演戏,当双面人,不用日夜筹划、担心阴谋败露,老尚书自从休致后,舍去权力,推辞了官场往来,安贫乐道,吃嘛嘛香,也能一觉睡到天亮。原本一身衰老病不药而愈。
从捕杀冯标后,殷莫愁再也未见过程远,但仍照例让人给他送鸡鸣散,提醒他不要饮酒过量引发脚痛。
这点心意,心照不宣。
让一年前那个野心勃勃、老骥伏枥的兵部尚书知天命的,是他的残疾独子,去年成婚,今年就生了个大胖儿子。天天怀抱软软糯糯的小婴儿,程远心性变得柔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