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林之好(7)
不仅如此,还教打架的。
梁景学过跆拳道,又看武侠书自创了各种功夫。自小到大,名气比他那已经一米八的身高还要高。
“你打架厉害,我晓得的。”梁语这厢便说:“但是小说里校霸还很帅。”
她转过去瞧他。
“你竟然是全校最帅的吗?”
哈哈笑起来,一屋子的人被逗乐。梁景作势锢着人,冷笑道:“好啊耳耳,这才多久不见,也敢闹起我来了。”
要拧她耳朵,旁边正巧伸出来一只手,递给他橘子。剥了的,很干净。
梁景顺着瞧去,是林渡。
他笑说:“吃点水果。”
面容尚未完全长开,但如同水墨笔画挥洒一般,工整温润的棱角间带着几分远超旁人的清冷隽秀。
梁景又看一眼怀里的梁语,正冲他作鬼脸,没忍住,捏了捏她的脸蛋。嗤了一声,朝长辈道:“俩合着伙儿呢。”
“人家这大哥三哥都疼着,从不下手。”梁老爷子睨他,没好气道:“单你常戏弄人,小姑娘家细皮嫩肉,以为是你这般皮糙啊。”
话落,林渡抬眸。
屿城的山水养人,梁语养得更是好。雪白的肌肤像是掩于山石清透的玉,又像是萧瑟秋日碧湖上一轮清寒的月。
皓腕凝霜雪。
实乃合衬。
然她并不是极温婉清秀的长相。
盈盈带笑的精致眉眼如同晨曦里的海棠花,昳丽明艳。开在春风里,美得娇悄娉婷。
第4章 初中(四)
翻过年,真正迎来了屿城的春。
梁语和林渡正式念初一的下学期。
这是屿城一中,初中部与高中部相连,学生众多。梁慎便是一中高中部的,梁语听他说,他们高三这一个年级,有三十个班,且每班都在六十人左右。初中少些,但也有四十多个。
正是青春年纪,平日里四十多个少男少女闹着,笑声能随着春日的风飞很远。一放学,像是欢快的鸟儿,牵着手的,搭着肩的,挤满了教学楼下的林荫小道。
梁语同林渡一起走。出来校门,她望了眼对面的烤肠摊,兴致勃勃:“林渡林渡,你猜我一口气能吃多少根?”
林渡眼神扫过周围的人,右手隐隐放在她身侧,漫不经心道:“我不猜,想吃就买。”
梁语自认计谋被识破,嬉皮笑脸。
老人常言能吃是福,于是家里人并不拘着她。她虽然挑食,但只要是喜爱的,皆吃得多。
林渡也不拘着她,然而路上人来人往,伴随着电动车的喇叭,大人们的喊叫,还有各种各样喧闹声。
他蹙眉,握她的手腕。
“走了。”
穿过马路,顺利抵达另一边。梁语熟门熟路地张口,两根烤肠,要番茄酱,多加一点。
小荷包里装着零花钱,连带着林渡那份儿。她伸着白嫩嫩的手,又偏头:“这次不许吃不完。”
老板笑:“你请客啊?”
倒也不能这么说。他俩的零花钱放一处,不分你我,指不定是谁请谁。
“不是呀。”她便这样答。
老板扫过她那绣样精致的东西,手里不停地刷酱,又开口:“你这荷包好看得哩!”
梁语眯眼笑,嗯嗯点头。
这是林奶奶送给她的出生礼,原本里头还装了块儿玉,如今玉挂在脖子上,荷包倒被她拿来装了钱。
起初是林渡说的,他常忘记钱在哪,正好她有荷包,装他那一份绰绰有余。梁语觉得不好区分,不答应。
“不用区分。”
林渡这样告诉她:“反正是一个妈。”
这话有几分来头。
从前只说两家关系亲近,但也没想说互相认个干爸干妈的。那年梁语四岁,林奶奶去世,为了全她的心愿,梁语这才抱给了林家,喊林渡的妈也是妈。
梁语觉得林渡的大道理一箩筐,她也乐得听,自此之后她就快快乐乐地当起了管家婆。
-
买了烤肠,顺着或逆着人流归家。他们走得慢,烤肠却吃得不慢。可梁语吃完,一转眼林渡还剩半截。
梁语恨铁不成钢:“秀气!”
愚钝的脑袋尚且不明白。怎么他总是吃不完,怎么她总是帮忙吃。
未曾细想的少年郎也还没明白。但触及那双漾着碎光的双瞳,他下意识递给她:“你吃,吃了长高。”
梁语一边高兴接过,一边撅嘴控诉:“我才不矮。”刻意地踮脚,企图从高处鄙视他。
林渡遂又笑:“自欺欺人。”
梁语瞪他,转身走前面,雄赳赳气昂昂。细软刘海被风吹起一撮傲娇小呆毛。
“耳耳!”
林渡忽然喊,语气着急。
“干嘛啊?”梁语昂着下巴,腮帮子里还有烤肠。一听见林渡声音,赶紧咽下,停住脚步竖起来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