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仙界。”
李励看了一眼自家表舅,表情略“嘚瑟”,有种赢了的骄傲感。
然后叙述整件事的后半部分。
仁宗:信息量好大,我要加载一下。
他没有召集大臣们前来,也没有询问他那不让须眉的母后,只是单纯的自己品味着这个消息。
仁宗想了很久,两人也等了很久。
李励等着仁宗相信这个故事。
国师等着仁宗否决这个荒唐。
然而仁宗的第一句话却是。
“要国运百年?大宋原来国运能有多久?”
李励+国师:超纲了。
仁宗的表情很好奇,单纯的好奇。
就像是人会好奇,自己有多久的寿命一样。
仁宗是真的好奇,大宋能有多久的国运。
从秦二世而亡开始,每一个一统天下,甚至自立为王的君主,都盼望着自己的王朝能万年悠长。
可是意外总是来的太快。
远的不说。
周世宗柴荣,英明神武,战功赫赫,勤于为治,百司薄籍,过目无所忘。发奸擿伏,聪察如神。
世宗结束了乱世局面,然后……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大周变成了大宋。
未来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
就对不会亡国的自信而言,反而是昏君比较高,随便来个大臣一忽悠,他们就继续花天酒地。相当想得开的坚定国家肯定不会不亡在自己这代。嗯,只要自己不是亡国之君,就万事大吉。
仁宗显然不是得过且过的昏君。
他很想知道这个答案。
不过更显然的是眼前的这两位给不了他答案。
“官家,国运之事,过于复杂,哪怕是所谓的神人下凡,也是无法看出一个王朝国运几何的。”
国师认真的进行玄学辟谣。
望气之说,可以看兴衰。
却从来没有,看一眼就知道国运多少年的说法。
“那我改国号……算不算王朝结束?”
他很喜欢宋这个国号。
为了江山黎明,他也不介意自己成为大周皇帝,大晋皇帝,大唐皇帝等等。
李励+国师:…………这操作也够骚的,但是他们还是不知道答案。
“看来还是得巫仙长亲自来说了。”
李励+国师:总觉得有点被嫌弃的感觉。
如今还很年轻的仁宗脾气一如史书记载的好,回答不出也没关系。
不过当皇帝他也不是优柔寡断款的。
立刻召集群臣和宗室开会,对了,也请太后来一下。
李励喜上眉梢:会开会讨论!官家信了!
果然是当皇帝的,格局就是不一样。
“官家,此事真假未知……”
国师看着皇帝已经开始准备开会讨论了。
忍不住再次提醒皇帝。
正想从头到尾替仁宗捋一遍这件事的可疑之处,以及在修行界的评价。
就对上了仁宗温柔目光中的疑惑和不解。
赵祯看了半天,想着国师身为修行者,恐怕想法和他们普通人不一样。
于是好心的解释了一下。
“哪怕是修行者,也是大宋子民,欺君之罪,安律当斩。”
你们不用纠结,就是那么简单。
皇帝紧急召开会议,那么巫鼎人在哪儿?
嗯,实际上他已经在汴京了。
李励骑着白义快速抵达。
他也有盗骊啊。
他和李励几乎是前后脚抵达的。
领略了一番汴京城的繁华富饶,并且快乐的从头吃到尾的同时。
巫鼎也没有忘记把该准备的东西给全部准备齐全了。
土豆、红薯、玉米、小麦、稻米、小米,辣椒。
一座座小山堆着,一字排开之下,颇为壮观。
每座小山都被法术罩着,保鲜是其次的,重点是……防止饕餮下嘴。
这货嘴馋起来,压根不等大厨烹饪的。
躺在那儿小憩呢,梦到吃东西了,闭着眼睛叭吱叭吱两下,几亩田就吃干净了,一点不剩。
这些农作物都不是被处理干净的样子。
而是连皮带叶,连茎带根的放在那里。
看着就很原生态,泥土都不带清理的。
巫鼎相当庆幸当初决定要在山海界里种一波的时候。
他已经是个有钞能力的人了。
挑选种子的时候,就一个要求。
要最贵的。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贵的总是好的。
这些作物,全部是最优秀的品种,好吃好种,产量不低,基因性状稳定,还附赠抗寒,抗虫,抗旱等等附加属性。
是农民们一代代培育选中的汗水结晶,也是现代科技的爆发出的火花。
甚至,这些本来就相当优良的品种。
在山海界种了十几季之后,每一代都在灵水,灵土,玉膏偶尔还有当康麒麟等神兽路过加持的情况下,性状越发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