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是……现在看来, 一切都是励儿转述的……”
要么李励被居心叵测的骗了。
要么是李励被无心的骗了。
两者的区别就是,巫鼎是有心骗人还是真疯了。
“你们之前是认同的!”
“励儿, 你还记得你这次又补充了多少?”
原本只是下凡历练而已。
现在的故事是。
下凡历练了不止一次,第一次还给第二次铺垫。
这回失忆却记得仙界的景象。
这景象还很特别,仙界竟然还有“凡人”。
被刺激了以后, 想起更多。
拼了命, 要带给苍生福利。
故事太长太细, 反而像是编的。
不信任的结果就是,质疑和嘲讽就上了。
原本认可的细节全部变成了巫鼎的别有用心。
“疯言疯语,不知所谓。”
“下一步就该说,还缺不少奇珍异宝, 童男女童?”
“不是我说得难听,献祭国运?该不会是他自己谋求国运吧?”
李励面对着不信任,气得快爆炸了。
回到县衙大发脾气。
巫鼎略心虚,低着头,没说什么。
他的“黯然”却让李励的怒火更加燃烧。
包大人却直戳问题核心关键, 给出建议。
“为什么要让你的长辈信任?”
“???”
“巫仙长想要造福苍生和你们玉霞观并没有关系吧。官家信了才是真的,若是事成,巫仙长必然名扬天下。何必争一时一地的是非?”
醍醐灌顶,当头棒喝!
巫鼎是修行者,但是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是为苍生谋福,而不是指点谁成仙。
苍生放在那里,你们这群老古董爱信不信。
李励一拍大腿转身就走。
去哪儿?
汴京!
骑白义去,当天就到。
之前有说,当代国师是玉霞观的人。
如果更细致一点的话,国师还是李励的表舅。
两国交战在即,修行者们的冲突直线上升。
表舅国师忙得不可开交。
但是面对突然直接杀到汴京来的外甥,国师还是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
一位须发皆白穿着华贵国师服的中年男子从祈福殿里快步走来。
看见李励就露出了笑容。
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挺不错的。
“这又是怎么了?”周术慈爱的看着表情还维持着愤怒的李励。“这么大的人了,还闹小孩子脾气?”
李励直接把事情从头到尾对表舅说了一遍。
表舅:…………
怎么说呢,他能也投反对票吗?
“励儿”表舅国师轻轻的叹口气,看着李励,尽可能用委婉的语气提醒。“这太荒谬了。”
“我就不反驳荒谬与否的事情了。”
李励认真看着自己的表舅。
他被否决的够多了,经过包拯的提醒,他现在已经学会直捣黄龙了。
“接受与否,相信与否,应该交给他们自己吗。”
“这……”
“我只求表舅替我求见一下当官家。”
“励儿,这欺君之罪,哪怕我们是修行者……”也会很难办的。
“表舅,今年是丰收年,对吗?”
“???”这个问题超纲了,国师并不了解这个。
“当今仁慈,群臣贤能,如今也算是盛世。”
“这是自然。”
这句话不是马屁,如今的确算是盛世。
“就是这样的年景,这样的时代,你知道大宋有多少人在挨饿吗?”
“七成。”
“一天两顿糙米粥,算是吃的好的。”
“你知道前十年那场大在灾,有多少人饿死吗?”
“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包拯告诉我的时候,我没敢听下去。”
“你们认为巫鼎在吹牛。你们认为他疯了,你们不信,为何不让那些普通人听一听,选一选,他们愿意不愿意信?”
李励的态度前所未有的严厉。
二十年阳寿加上自己的仙籍,巫鼎算是把命送上了。
你们不信!
好,无所谓!
反正也不需要你们信。
多少被外甥打动的国师,还是起身带李励进宫了。
对于国师的求见。
仁宗一开始还有点惊讶的。
毕竟国师的存在除了战时以外,平时也就是维系一下朝廷和修行者之间的关系。
上一次见国师还是仁宗大婚的时候。
接见了以后……更加惊讶了。
李励发现,仁宗在听故事的整个过程中,和包拯一样,他们的核心关注点,都在那个完美幸福的“仙界”的生活水平上。
羡慕那里衣食无忧,稻谷满仓。
羡慕那里幸福安康,安居乐业。
安得广厦千万间?有。
往来无白丁?有。
幼有所依,壮有所用,老有所养?有。
仁宗甚至比包拯更快的脱口而出,简直是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