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西去+番外(72)
而刘翠翠也没指望,他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他们之间什么样,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粮不够吃,两个姐妹在家谁也不见谁,吃顿饭都得这屋一个那屋一个,这日子,马付花早够了,所以,刘翠翠此次决定回去,她也没多说什么,倒是顺利。
她对小升什么态度?刘翠翠是看在眼里的,并非亲生,果然对待不同。
相比之下,长琴奶奶能够抢回小妮,即便为了孩子给她跪下,刘翠翠不知不觉,收起往日蛮横,竟对长琴奶奶靠近了一步。
当夜,收拾好东西,刘翠翠跟着婆家人,一块回了自个儿家。
住了几年的小屋,有些冷,看起来,沈绪文独自在家,很少点燃炉火,但刘翠翠却觉得,莫名温暖。
年后的北庄,大多没粮了,其实从腊月开始,各家几乎一顿粮填肚子,可大多家中有孩,省也省不了多少。
家家户户提着筐子,围着山坡转,哪怕看到一点能吃的,都会装起来提回去,能撑一天是一天,已开春,就等着草叶儿发芽,好吃上野菜。
立国的奶奶,还有丁老头,饥饿加上病重,在草叶发芽的前几日,死在了家中,儿女无粮,谁也顾不上谁。
☆、入学
长河西去第38章
家中剩的粮进了二月,全光了,连个渣渣都找不着。
年前还和爷爷奶奶一块吃饭,到了年后,长琴就从没和他们一起吃过,每次,都是奶奶做好一小碗饭,端出来让长琴吃,孩子肚子饿,饭一端出来就迫不及待的吃,吃完了不够问奶奶要,奶奶说没粮了,只能吃这些。
而爷爷奶奶所吃的东西,长琴偷着尝过一口,难以下咽。
沈现年往这送了些粮,吴月去世后,他自己守着那些粮,总是觉得多余,其实也不多。
给几个女儿每家装一兜,给长琴装一兜,剩的那些,他自己怎么着也够了。
长琴记得,从正月开始到二月天,从没吃过一顿饱饭,每天都是五分饱,连睡觉,肚子都会叫。
就这么撑着进了二月,家里能吃的粮一点也不剩。
长琴开始跟着奶奶,整日里山坡上溜达,时不时再碰到家中叔婶。从五婶回来之后,家中安宁了,爷爷也不再发酒疯,无缘无故半夜拉二胡吹喇叭。
可酒瘾没减,这阵子没吃的,没酒喝,沈现平总是无故烦躁,动不动就朝长琴奶奶发些脾气。
几个儿子见他总是这样,便把孩子们往这送,有孙子孙女在眼前蹦跶缠着他,脾气倒也好了很多。
沈文明乖巧懂事会哄他,把沈现年哄的说啥是啥,整天拉着沈现平,他去哪,爷爷就去哪,沈现年虽年龄大了,但还有些孩子性,玩起来,和沈文明之间,爷孙俩最合性子。
每次逢着被刘英训斥,沈文明便跑到爷爷这儿来,一呆就是一天,有时就连夜里,也不回家,和沈现平睡一个炕。
刘文静走了。
跟着她家亲戚去了南方,说是那边镇子建了所学校,正在找老师,有亲戚在,通过关系介绍,刘文静想去任职。
起初,马付花不同意,一个闺女家人生地不熟的,跑那么远干什么?爹娘不在跟前,万一有点事,可怎么办?
可她爹先松了口,在家留着也不好嫁,不如,就让她去吧。
她识字,也学过文化,这些,都是和沈绪文在一起时,沈绪文教她的,用来教教六岁以下的孩子,绰绰有余。
这段时间,山坡里的毛草根,成了村民哄抢之物,各个低着头,盯着荒草丛里翻,一旦找到,立即□□,擦擦根部的土,就可以吃。
毛草的根茎是甜的,汁特多,虽不能填饱肚子,但也会为身体补充些能量。
河里的冰融化了,可以抓些小鱼小虾凑顿饭,河里抓不到,便去大坝,那儿水深,都是会游泳的大人,在那想方设法捉鱼。
运气好了,能捉很大一条。
有次,因为村里有个人,捉了一条很大的鱼,惹得全村男人争先恐后去捉。
碰上大雨天气,大坝里的水会溢出来,坝里的鱼会顺着河流往西游,每每这时,村民们都守着河,用筐子等来捕捉。
三月天,树叶儿发芽了,饱经寒冬风霜的荒草,也坚强的发出绿芽,眼前有了青色,便有了生存的希望。
乡亲们饥肠辘辘过了一个多月,身体虽弱了些,但还是撑着春种,再苦再累也得干,种下去才有的吃。
等山坡里的各种野菜,长出来后,村民们才不再挨饿了。
有时奶奶做完饭,长琴还会像以前一样,端着碗去给沈现年送一些,但是他总不在家,有次,端着热腾腾的饭,长琴去了石林,果然,沈现年又坐在吴月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