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簇(134)

作者:许道道 阅读记录

张九荻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箫婴是不是要二哥的监国玉玺?”

“殿下果然料事如神。”珩一赞叹道,又问:“箫世子恐早有准备,养精蓄锐多年,竟在这苍饶山埋伏了近万兵力,再加上勾结的克吉湾海盗,今日一役,远未结束,不知……”

张九荻环顾四周,果然这兵一茬又一茬。

珩一心道:若再不出击,恐又会伤亡众多,但是出击的话,岂不是暴露了殿下的兵马。毕竟在昭京即便连太子的兵力都只是以百计,殿下却……

“动手。”

殿下竟然?……珩一自然是不晓得为何张九荻今日如此生气,只是领命带着兄弟杀入敌阵。

不一会儿便将四处躲藏的箫婴擒了过来。

千姜冷眼看着,那世子起初还是一身傲骨,绝不求饶,可不知怎的,忽然对张九荻跪拜,道:“公子,您竟然在大泱!”

张九荻只是苦笑。

作者有话要说:【1】单球门蹴鞠。

【2】踢花样为主,不设球门。

【3】tuó tuó 即骆驼,出自山海经。

☆、玄机在何处

楼莎国早年被乌月灭国,国主仁慈,留下皇族箫家,箫家儿郎便成了质子的首选,先胡乱封赏个名头,送往大泱,再间或安排几个不受宠的公主联姻,稳定楼莎旧部。箫家上下对乌月国感激涕零,颇为尊重,今日箫婴闹事,断然没想到会遇上乌月皇族纹饰的暗卫,纹饰是公主府式样,他略一思忖,再打量眼前人的年岁,料定其定是传说中偷跑到大泱的逃婚公主——并木那茑,在大泱的私生子。

他迅速向张九荻投诚。

******

大使日的风波已闹得满城风雨。

昭京城西的官道上,一位岣嵝的大娘正在修整沿途的杂草,虽已日上三竿,她仍旧不疾不徐,“要我说,大泱如今这样子,太像咱皇帝被抓那时候,四处都是吃不饱饭的,乱得很。”

“是啊。”和她站在一起,只是嗑瓜子的另一位妇人应和道。

她抬起手臂够了够额头,拭拭汗,又道:“如今,竟然不晓得哪处来的王八都能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楼莎……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吉利。没想到这些昭京的大官老爷们,还都往善崇寺跑,也不晓得在怕什么。”

“也不一定是来求保佑战事的,说不定是来求赵姑的呢。”

二人相视一笑,后方疾行而来的一辆油壁车打断了对话,马蹄踏过坑洼之地,溅起泥渍。

香车上,千姜正眉头紧锁。

她肯定是没有财力买这玩意的,只不过是徐斐的娘,徐夫人非要差人送千姜来这里祈福。说是她这种黄花大闺女,来善崇寺求赵姑最灵。

虽然徐斐仍旧昏迷,可是拜赵姑是保佑孕育信俗啊!千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不懂?既然都保佑有子嗣了,那斐儿的身体也一定好了!一举两得。”徐夫人的话犹在耳畔,千姜觉得自己眉心都在跳。

这个问题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斜也前些日子也在自己的耳边嘀咕,一定要来赵姑这里拜拜,自己拜了赵姑,和小蝶的关系又更亲近了几分云云,千姜出发前,斜也又千叮咛万嘱咐道:“一定记得求求你和张公子的姻缘,我看他虽然记不起来了,但是待你的心还是好的。”

怎么这二人上次打一架,竟打出感情来了?千姜腹诽道,张九荻的一颗乌黑发亮的心,怎么能说好?且不说老是要对自己打打杀杀,就说近日,每到试毒的时辰,总是像个监工般在自己身边守着,生怕自己少喝了一口似的,要问他干嘛,却又顾左右而言他。

思及此,千姜的眉心跳得更加剧烈,香车也随之一动。

“威姑娘,我们到了。”

随侍掀起帘子,阳光洒入黑沉沉的车内,千姜打眼一瞧,见眼前香火繁盛,信众络绎不绝。善崇寺几个字遒劲郁勃,极为夺目,乃是今上御笔。

这寺原是千岁公公于去得为报圣上罔极之恩,舍宅建寺,恪以祝延圣寿之地。可因为感应极强,不少信众纷至沓来,再加上云游四方的赵姑常年在此地驻扎,于公公于是将此处给部分人开放,虽然香火钱收得多了些,但也颇获了些声名。

穿过十余仞高的宝殿,再绕过数十楹回廊,千姜在一处云杉茂密、旱柳林立的井亭处停驻,实在并非她不想前去拜谒,而是围观的人群摩肩接踵,挡住了去路。

好在千姜个字算高的,能够勉强望见里面的景象。

三十多名舞者正围绕这正中央一位鹤发童颜的仙姑舞蹈,人群肃穆,吟诵之声不绝于耳:“八方开泰,歌舞升平……”

好歹是带着任务来的,千姜模仿起周遭的人行礼,半眯着眼,却忽然觉得仿佛有人正看着自己,千姜凭着本能去找寻。那热烈的目光不是宋忆慈又是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