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119)
"我打算考北师大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生啦,再然后当记者,或者继续读博留校搞研究。我没想一蹴而就,就能成为作家。我是半路出家,还需要沉淀。再说,成为作家,人生阅历很重要,我学工科这几年也不算浪费时间啦!"方梅跟林杉说自己的打算,说着说着眼神放光,和她学专业课时敷衍的样子确实截然不同。
"我觉得你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支持你!"林杉认真地说。
"你呢?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去清华读研,出来当工程师,或者读博搞研究?我挺羡慕你的,你是这么喜欢我们专业。能把兴趣当工作,是一种幸运。"方梅道。
方梅不是第一个问她的人,江河问过,王乐思也问过——大三下学期,每个人都开始为未来打算。想读研泡的图书馆看书,想工作的积极了解各大公司的招聘条件,以对症下药,去满足条件。她呢,她该怎么选择。
"杉杉,我们家情况很快会好起来的呢,你明年就毕业了,就能补贴家用了。"
妈妈是这么说的吧,爸爸也在等着她来分担家庭重担吧。作为农村娃,能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爸妈供他们姐弟三人上大学已经够辛苦了,她还要自私地读研吗?更何况,以她的成绩,她的学历,她应该还是能找到不错的工作的。
现在本科学历没那么有竞争力,最好还是读研,短期来看,虽然少赚了三年钱,可长期来看,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三年时间是值得的。如果她跟爸妈商量,倒也不是不能说服他们的,爸妈一直对学习很重视,自己再辛苦也会供她读书的,可她能这么自私吗?
而江河就没有她的烦恼了,他是肯定会读博的,他对学术感兴趣,家里人也都是搞学术的,他也一直鼓励林杉读博。
"我觉得你挺有天赋的,自己也喜欢学术,为什么不读博呢?以后我们就像我爸妈一样,一起搞研究,夫唱妇随。哦,不对不对,应该是妇唱夫随啦。"男生觉得读博明显是毋庸置疑的选择。
虽然读博的奖助学金和工资应该能应付学费和生活费,可却意味着本科毕业后的五年,林杉都不能赚钱。那时候爸爸多大年纪了,54岁了,老了,可还要扛这么重的担子,林杉于心不忍。
林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江河,在一起快半年了,她对江河培养出了毫不设防的信任,江河对她也是。
可他却对女生的烦恼无能为力。如果他有能力,他一定会帮她扛起家庭的重担。虽然他自问很优秀,未来或许也会有钱,可他现在只是一个学生,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家里虽不是大富大贵,可从小也衣食无忧,他是第一次切实体会到没钱的辛酸,他也更加理解了女生,她从小到大该有许多这样切实的体会吧。
"今年过年回家,我有许多新的体会呢!"林杉见男生很是纠结,忙把话岔开。
令林杉欣慰的是,弟弟长大了,他那么高,比林杉高出了一个头。以前林杉一直把他当小屁孩,可他现在也16岁了。初中时他总不愿去二姑姑店里帮忙,这点林杉能理解,谁愿意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妈妈是服务员呢,可今年过年时他却主动去帮妈妈干活。他学习也愈加刻苦了,林杉和他一起制定的计划,每晚再花两个小时,补习英语,他也坚持了一年,把初中英语重新给过了一遍,现在他英语也能考90多分了。
叔叔的女儿,也就是林杉的堂妹满月了,婶婶今年没有出去打工,而是留在家里带小孩。他们还打算生二胎,一方面是因为生的不是儿子,另一方面也因为农村人很少只要一个小孩,即便是条件并不允许。等孩子大一点,婶婶便也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奶奶带。
林杉觉得叔叔走的便是爸爸的老路,也是林杉大多数乡镇中学的同学走的路。这条路看上去很辛苦,可爸妈不也熬过来了吗?
"我觉得农村人,既然大多数人家条件不怎么样,就应该只生一个小孩,再好好培养他。最好不要去工厂打工,摆摆地摊做做小买卖,自由些,收入也不会比打工差。等攒了点钱,就去县城租个门面,做点小买卖。最好不要在农村盖房子,而是去县城买房,反正花的钱也差不多。在村里把房子盖得那么大,结果一年到头住不了几天,除了在村里人面前更有面子外,其实不值啊。在县城买房,孩子也能进更好的学校念书,自己这一辈也算是从农村走到县城来了,也是一种阶级跨升嘛,我二姑姑家便是如此。然后我觉得,再穷,也要供孩子念书,当然如果孩子成绩好,大多数父母都会供孩子。可如果成绩不好,最好也读读中专,至少有一技之长,不用再进工厂或者干苦力了,我表姐便是念的幼师,现在在幼儿园工作,工资虽不高,可至少有份体面的工作,以后找的对象,条件也会好一些。"女生明显是经常琢磨农村人的出路,说到这里,停了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