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753)
当女儿实在忍不住,走到厨房妈妈身边央求时,妈妈仍然不要妥协,但可以和蔼地和她设定散步的时间:“再过20分钟,妈妈就陪你散步”,让女儿开始适应“一个人等待”的状态。
在让孩子独自等待的时候,可以建议她找些有意思的东西自己玩。比如捡树叶、扔石头,只要孩子能自己玩下去,妈妈就不用管她。
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一个人玩也是很有意思的。直到20分钟后,妈妈忙完,就可以陪孩子散步了。”
也是,自己那个时候的孩子,那里会有这些心思,能够得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便倍感欣慰了。哪敢要求这么多啊!
果然,时代不同了。楚丽华感慨一句,继续埋头整理。
——“我们需要给孩子关注,但我们也需要知道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的差别。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却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就可以确定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过度关注。
这时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们的回应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孩子明白,他自己是有能力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需要别人帮助。
渴望过度关注的孩子,是不自信孩子中最无力的一种类型。而“顶撞父母”的孩子,算是在寻找归属感时,直接向父母“发力”的类型了。“
不过很快,楚丽华就发现,自己小时候选择得到关注的方式,可不就是“坏孩子”的典型表现了——顶撞父母。
——“这种情况的应对方法是,大人要先从冲突局面中退出来,等气氛平静后,明确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然后让孩子享有适当的权利,和他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举一个例子。一个读初一的女孩每天放学都带着脏饭盒回家,她的解释是“忘记洗了”。妈妈很生气,提醒过几次之后,母女的争吵终于爆发。
女儿除了嚷嚷“我就是不爱洗饭盒”之外,什么也不说。为了避免冲突激化,妈妈转身离开。
晚上,妈妈耐心地询问女儿不洗饭盒的原因。女儿才对妈妈说,她的饭盒又老又旧,全班同学属她的饭盒最“土气”,感觉特没面子。
之前,跟妈妈要过新饭盒,妈妈没同意,所以才开始不洗饭盒。
女孩的行为也是在寻求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不是指向家庭,而是指向学校和同学。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和同学不一样,或者比别人都差,那她的归属感就受到了破坏。
女儿跟妈妈顶撞、对着干,其实是在保护她在同学群体里的归属感。”
楚丽华想起自己每次转学遭到同学们排挤的时候,确实如此。可是,那个时候,除了挨打,就是挨骂了。
想到这里,楚丽华内心深处像被什么拉扯一样生疼。
找到症结所在,就自己分饰两个角色,把小时候的心结慢慢打开,从而从根本上去治愈自己。
原来,当时记笔记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自己代入,只是想着以后用的上,就记录下来了。
如果,那个时候自己是边听讲,边把自己代入去理解了。也许,现在早就……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虽然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是,记录下来如果束之高阁,不做再次深入回顾,理解,那么,就永远无法消化其中精髓,仅仅是知道罢了。
怪不得网上会有这么一句话流传甚广——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没有融会贯通的道理,听过再多又有何用。
就像是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哪怕加满了5000人,却只是加上就躺在通讯录里,没有了再次深入的交往。
单凭朋友圈里的点赞互动,真正需要人脉的时候。他们就不过是你听过的一个名字,仅此而已。就好像,哪怕机缘巧合下你加了马云,也不见得有什么用。
——“遇到孩子的顶撞行为,父母需要询问和观察,放低身段,观察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愿望没有满足。
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出真实想法,大人可以用一般疑问句的形式询问。
比如:你是不是想要什么东西?你是不是想做什么事情?根据具体的情况,说出能猜想到的具体的东西或者事情。
如果感觉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不满意,可以这样问:你是不是对妈妈的上次批评不满意?你是不是感觉委屈?你是不是因为我的严厉而讨厌我?等等。
当孩子被这样询问时,他们可能用摇头或者点头来回答。只要孩子用点头回答,那就有了进一步沟通的台阶。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孩子也就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说出真实的想法。
无论孩子的想法对不对,这毕竟是孩子内心的症结,我们虽然不一定满足他,但要接受孩子“有需求”这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