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003)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鉴于她提供了不实的信息,简历自然就被扔到一边了。

其实,一个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大家原本没有期望她干出多少大事,更看重的是发展潜力。

第3,切忌平均用力,没有亮点。

很多人写简历就是按照时间次序1、2、3、4这么写。

其实,人总有事业高峰期和低谷期,一个人职业生涯做了5件事,可能有两件比较突出,一件平平,两件没做好,那就要重点突出做的好的,而没做好的那两件事在简历中要淡化处理。

我们不妨量化说明一下,大家就更容易明白了。

比如:你五件事综合评分分别是:35、70、90、85、40。我的看法是,如果不影响简历的完整性,35的和40分的经历就别写了。

如果一定要写,就淡化地写。对方问起来,就说那些工作在你的心中只值10分,而其他几项工作值70、90和85分。这样对方就会想,那些值10分的成绩,并非一无是处,而求职者所说的其他成绩,一定水平高很多。

如果反过来,非要把35、40分的工作说成70分。对方就会想,看来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低的人,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其他几项工作,恐怕也是夸大其词。

写简历的关键,不是把金子埋到沙堆里让人去找,而是要把沙子洗掉,让金子更耀眼。

第4点就是,切忌用PPT写简历。

我见过一些产品经理和市场营销人员这么做,他们把自己参与的每一个产品和项目做成一张张PPT。这些人把简历和作品集(Portfolio)搞混了。

那么简历应该怎么写呢?我把它总结成五个要点:

第一,搞清楚写简历的目的。

简历是关于自己的正式文件,它里面除了有必要的个人信息。主要是介绍自己的背景、技能和成就。

此外,对于求职的简历,需要说明自己下一步甚至一生的职业目标。

比如写上:“寻求在一个高速发展企业中市场主管的职务”。当然这个目标会因投递对象而改变,如果你去的是缓慢发展的跨国大企业,就得说“寻求一个技术领先的跨国公司中某某职务”了。”

孟宪祥失笑,“在你心中我那么优秀吗?还跨国公司呢。”

——“那是当然的了,在我心中,你非常优秀。我一直觉得你来这里是屈才了。

别打断我整理好的思路,我刚才说哪儿了?第二条,对,第二条是分清楚资历和能力的差异。

很多人把自己的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一一列出,那是资历。即便资历看上去很漂亮,也不等于能够做事情。

我见过一份简历,那程序员工作六七年,换了5个公司,里面包括百度,滴滴等明星公司。但是每一个段经历能讲出来的成绩并不突出。

你看了这样的简历第一印象会是什么?恐怕会觉得这个人是找工作的行家,不是善于做事情的人吧。

这个例子可能有点特殊,但是把资历和能力混为一谈的人非常多。

一份好的简历,要通过自己做过的事情,体现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显示出比同龄人,同职位的人能力更强。”

——“感觉你的有些词语相当专业,你是不是自己也曾打算好好选个工作?”

——“不是,我是读过关系招聘方面的专业书籍,那个时候想去考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后来不了了之了。”

——“多有想法的一个姑娘啊!”

——“唉,我视力过不了关,所以……算了,先接着说第……第三点,强调效果胜过强调水平。

水平很高的人,不等于做事情的效果就好。有经验的用人单位都清楚这一点,当然老板提拔部下时也是更看中效果。

因此,在简历中要强调自己做事情的结果,让对方由结果倒推出水平;要把自己包装成产生效果的人,而不是光有光环的人。

我看过书上展示的谷歌销售主管科德斯坦尼的简历。

他并非从什么名校毕业,工作时间也不长,在全球的销售主管中比他更出名、能力更强的一定有,但是在他做销售的效果却让人感到非常惊艳。

比如:他在网景公司两年就将销售额提升了百倍,在谷歌则把销售额从几乎为零做到了盈利。看到这家小公司(当时他去的时候,谷歌还很小)有这样实干的销售能人。

通常很多小公司为了撑门面,都会找一些有名的人来担任顾问或者名义上的主管,但是这些人通常不会尽全力,水平再高也未必产生效果。

对于一个单位来讲,需要大量能产生效果的员工,而不是头顶光环的员工。

第四就是,保持一致性和向上的趋势。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以及不同的领域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在简历中要给人呈现一个表现稳定,而且是逐渐向上的趋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