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918)
“你那是什么表情啊?”孙大夫挺不满地问。他劈手抽回了小说。
“我,我是说”李敏一向口齿伶俐,这时候居然一下子找不到词了。她含含糊糊地说:“没想到你喜欢看言情小说啊。”
“那我应该喜欢看什么?”
“隋唐演义。”
孙大夫立即瞪眼。
“或者是金庸 梁羽生的也好啊。”
“你看武侠小说?”
“当然了。我去查房了。”李敏身后跟着5个实习生,楼上的4个,加上孙大夫的。
*
孙大夫把小说在手里卷成筒,跟在他们这几人的身后。这回李敏是带着实习生有重点地 挑着查了一部分住院患者,包括打架住院的。
出了一病室,李敏发现孙大夫缀在他们几个人的身后。
“你跟着我们做什么啊?”
“等你查完了,跟你讨论小说。”
“上班呢。”李敏觉得孙大夫有点儿离谱。
“我不急,我就看看你查房。这个没问题吧?”
“没问题。给我一份带教费就好。”
“带教费才多少钱!二病室可住了节前打架住院的,我给你们当保镖呢。”
李敏不想与他斗嘴,推开二病室的门进去了。门口第一床的患者有些烦躁,见了他们进来没什么好气地抱怨:“又来查房,你们光查房有什么用。我都头疼两天了。”
李敏看了一下他的床头卡诊断:23岁,右锁骨骨折术后
后添的一行字迹是枕部血肿头痛待查
很明显的,与前面写床头卡的人不是一个笔迹。后面的钢笔字迹很新鲜,似乎是今天才添上的。
这患者是9月30号夜里住院的。李敏想了一下那是潘志的夜班,十一楼是谁的呢,她一时没想起来。记得潘志曾经说夜里收了几个打架的。2号带实习生查房的时候,李主任等还提示自己避开这些人。
这人凶恶的模样是不招人待见,但这患者头疼 烦躁 枕部血肿……
“这1床患者做了CT吗?”李敏问十一楼跟着的实习生。
孙大夫带着的实习生立即摇头:“李老师,这不是我们管的患者。”
“你去取病历来。”
“脑袋后面的血肿是怎么来的?”
“磕的。”患者的语气不好,但是看李敏认真的表情,大概也是真的难受,狠呆呆地回了两个字。
“怎么磕的?”
“尽问废话啊。我摔倒了呗,后脑勺着地了。”
“除了头疼,还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没有?”李敏装没听见 没看到自己不想接受的信息。
“你还想我有什么?怎么就不想我有点儿好?”
李敏提醒自己不能与这患者怄气,继续问患者:“你后脑勺的血肿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患者伸左手摸了一下后脑勺说:“前天晚上。不对,昨天早晨?我记不得了。反正昨天是开始头疼了。”
病历取过来了,李敏翻开了一下,只有一般的血尿常规和基本生化离子检查,有锁骨骨折的X光检查报告单,但是没有脑CT检查的医嘱和报告单。
“你住院的时候跟大夫说过后脑勺有磕伤吗?”
“没有。我昨天脑袋疼,摸到这个大包,才想起来摔倒的时候后脑勺着地了。”
“我给你做个检查吧。”
“你会?你会个什么?小丫头片子。”边上陪护的也不是什么好人,比斜躺在床上的患者还凶。脑门上的纱布,透出干涸的血渍,挽起的袖子落出小臂内侧中部一个纹身。
“我会。我是住院总。十一楼 十二楼的患者都归我管。你要是能替他决定不用我做检查,那我就记在病历上,带学生去看别人了。”
侧躺着的患者不干了,朝那个脑袋裹纱布的小青年吆喝:“你别他M的瞎哔哔,我脑袋疼得受不了了。过来扶我坐起来。”
患者配合就好。
李敏仔细检查了患者的枕部血肿,然后发现患者的小眼睛里瞳孔有点儿大。可是自己没带手电筒,又不好让学生再跑一趟,没引出病理反射后,她在临时医嘱上下了脑CT。
“我要急诊给你做个脑CT检查。”
“你怀疑我脑子里面有事儿?”
“没事儿你不会觉得头疼的,是不?”李敏把临时医嘱折起来,对身边跟着的实习生说:“这患者枕部磕伤。富云香,你给大家背一段有关枕部的脑损伤。”
背书是富云香的拿手。
她朗声背诵:“枕骨内面和小脑幕表面比较光滑,颅前窝底和颅中窝底骨面凹凸不平。所以摔伤的时候,无论是枕部还是额部作为着力点,脑损伤多见于额叶 颞叶前部和底面。”
“这一例呢?”
“应该是对冲伤。考虑有继发性的颅内血肿 脑肿胀或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