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城烟雨(141)
她也没打算打电话告诉她。活着的人,能快乐一会儿是一会儿吧。死亡很长久,可以死亡后再细细体会亲人不在的哀伤。
安娜让父亲跟自己走,带他上了车。
车子特意绕道南京路上,安娜没下车,隔着窗玻璃看了看自己的霓裳衣店,店铺尚在营业中,能看到客人在进进出出,能看到员工在殷勤地为客人服务。和整个南京路商业街一样,大家都在颓废地经营,毕竟人们还需要吃饭。但繁华、光彩夺目的东方第一商业街,即使依然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已不复战前的盛况。
难道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上海虽进入压抑时期,但安娜清楚地看到戴宗山的属下已自发地尽量恢复以前的经营生产,即使老板没在,群龙无首,但龙身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自我修复,非常高效。这是戴宗山选人用人的胜利。
安娜回到家,给父亲换洗好衣服,把他安排在北边的配楼里,便于自己随时照顾。
作为戴太太,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她第一次把院里的帮佣和花工都叫来,开了一次小会,要大家振作起来,按部就班地把庭院里损坏的部分一一修好:地灯都要亮起来;在园子里单独开辟出种菜的地方,不要满院子都种,其他地方要恢复以前的花花草草......
戴宗山若回来了,她要他看到温暖洁净的家,一如以前。
作者有话要说:(1):黄鱼意为金条。
第56章 归来
在有余力时, 安娜也再度拿起笔,为女装店设计一些新样式。上海虽在日占领区,但市民的生活还在继续, 只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很郁闷, 好在年轻人还在继续谈恋爱, 穿华衣。所以,安娜根据需要, 继续开发出一些低调的新款, 放在橱窗里展示。
她希望戴宗山哪天回来,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和欣欣向荣的衣铺。
有一次,她去设计室,在桌上看到笔法不太一样的设计图,线条即柔美又飒,明显不像女设计师的风格, 便问是谁画的?
女设计师阿春说她也不知道,战后她开始回到这里工作时, 一直是自己设计, 前不久收到有人寄到设计室的邮包, 里面很多女式服装设计图, 也不知是谁寄错了, 还是想投稿, 反正设计得不错,她欣赏了良久,有时也模仿一下......
安娜明确说:“可以照这些图的设计出成品衣, 每件衣服里拿出一部利润给投稿的那个人就行了。”
“可我们不知道他是谁啊?”
“登报寻人。告诉他有一笔钱是为他预留的,什么时候来领都可以,设计稿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用。”
安娜毫不怀疑,这就是丁一的作品,以前她在美专他的宿舍看过他很多设计稿。这就是他的风格。宗山在重庆时,不是说他还活着么。他能死而复生,一定是当年宗山搞得把戏,不过她已不想追究了。这么说,丁一一定又回到上海了。
安娜想到他,也只在心里安慰一下,这么有才华的人,曾经想帮助自己的人,年纪轻轻就毙命,太可惜了,也成为自己沉甸甸的良心债。
不过他活着,她也没想与他发生点什么,一切均已物是人非,自己已嫁作他人妇,正准备做妈妈,关键是自己已心有所爱,不能再招惹过去了。如果能用金钱弥补他,是最好的法子。自己也愿意送给他最好的祝福。
在安娜沉浸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时,有一天路过申大银行门口,抬头看,恍然看到窗玻璃后面有戴宗山的影子,他正在向下看。她怔了一下,马上向楼里冲去,即使那是个错觉,只有一线希望,她也希望进去看看。她爱他,想他,每一刻都想着他的到来。
安娜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去,还是老样子,安静,寂廖,那依然是没有主人的办公室。她颓然坐在他的椅子上,像以前坐在他的膝上。她双手抓着扶手两侧,真的心痛:戴宗山,戴宗山,你要再不回来,我就要枯萎了。
※ ※
那天傍晚,戴家大客厅灯火通明,饭桌上摆着吴妈早就做好的小黄鱼面。
安娜眼睛有点红,磨蹭了有一会儿,才下楼来,一个人静静地吃,小虎子早吃完到院子里跑着玩去了。吃到半途抬头看日历,那上面有她前几天用笔圈的数字:一周后,就是戴宗山41岁生日。
他41岁了。去年的生日就在炮火中度过的。他说过,他没怎么过过生日,会对冲他的家庭幸福。也就是会冲自己。安娜才不相信这一套,她把自己的打算说给吴妈听,想为戴先生做一次大的生日晚宴,做长寿面、牛排、蒸鱼和大蛋糕,都是他最爱吃的。她要亲自做,到时请大家一起过来庆祝一下。
吴妈为此就忙活开了,按太太开出的菜单开始准备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