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片段——解放(53)

总算,七个孩子里面,有三个已经确定好的归宿,想必大学在读的启农也不会差,老爷一颗心坦然不少,跟太太说“你也可以放心了”,太太不好意思地抹着眼泪笑。至于瑶华和建生的年龄差距,谁也不当回事,太太自己还不是与老爷差一轮,照样过得琴瑟和鸣。

老爷这一夜长长地睡了一个好觉,一觉睡醒,精神恢复不少,能让两个女儿扶着出门晒太阳。

这个时候海上有了解放军自己的军舰,天上也有了解放军自己的飞机。宋老爷不用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再担心天上有飞机声传来扔炸弹。老百姓猫在山头上看飞机打飞机,此时胜利的风向往哪儿吹,谁都看得到。于是,支前的热情便更高涨了。毕竟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又有新一波的人到村里找新任村干部打介绍信,以便出门当支前民兵。在敌特的破坏活动日益猖獗的去年,上级下令在各路口设立关卡,进出县境的人员必须持村里开出的介绍信,用以识别敌特便衣。当然,诸如有些危险分子就被控制了起来,无法取得介绍信就无法动弹。

随着国民党飞机扔下来的炸弹减少,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却骤然加剧,启元感觉到新的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果然,当山花开遍原野,海上出现挂红旗的军舰,解放军有了自己的海军。海陆空三军齐头并进,很快拿下国民党十二万大军盘踞的舟山岛。整个县上下喜气洋洋,欢庆胜利。

宋福珍身为妇女干部,积极经手帮英雄们找对象,落实好几对。她最终也将自己嫁了出去,嫁的是英雄连的副连长。宋福珍的丈夫来自西北,家境与宋福珍家差不多,憨厚老实,骁勇善战,与宋福珍结婚后,就申请留在本地安家落户了。他说江南真富,大多数人家比他老家的地主还富裕,留在这儿才享福呢。这句话被宋福珍当笑话讲,还是卢少华偷偷阻止了宋福珍。好在宋福珍实心眼,直肚胀,谁也不会把她说的话往歪处想。

小学终于又可以复课。宋老爷托病没有出门,写一封信给县里,提出因病辞职。启元去上班了,他见到县里委派的新校长,由秦专员陪同来校履新。新校长在参加革命之前读过师范,做过教书先生,因此一来就很熟门熟路。与老校长宋老爷不同的是,新校长爱开会,先生们白天上课,晚上往往一周要开三四次的会。于是启元都没时间回上思房,偶尔回去也是匆匆忙忙,都不够时间解答宋老爷眼巴巴地等了一礼拜积累下来的问题。没办法,他总不能耽误批改学生的作业。

但宋老爷也不仅启元一个渠道,上思房几乎每天有宾客盈门,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只除了新政府的干部。宋老爷企图拒绝让人进门,可他现在哪儿都不能去,一是身体抱恙,二是能走也拿不到介绍信,因此上来敲门的都知道宋老爷在家,他无法拒绝。

今年的小学没有暑假,为了追回被国民党打断的课时,学校即使盛夏酷暑也照常开课授学。宝瑞家的老三今年正好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一考结束,老三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喜得他对着榜单拿大顶。正好启元经过榜单也来看成绩,老三拉住启元眼巴巴地等表扬。启元一看名次就笑了,有其兄必有其弟。当即教育身边的两个女儿好好向老三学习。老三这才谦虚几句,指出团团的成绩也是很好的,据说好几篇作文当了范文。

但是,老三考得再好,去市立一中读书的愿望还是落空了。县里决定整改原有中学的教学质量,到各地抽调最好的师资来充实中学,力争将中学办出县立小学的影响力。启元也被抽到新的中学教语文。同时被抽调的还有一位从未上过学,却自学成才的教数学的先生。还有别处调来的物理化学等老师。好师资实在有限,新县中只够开两个尖子班。谁也不知道未来的教学质量会如何,考了个第一的老三失望透顶。

启元却是非常高兴,他才小学毕业的学历,却被认可教初中语文,这是对他自学的承认。面对小学老师们的祝贺,他一个劲儿地说“惶恐,惶恐”,大家都笑坏了,纷纷说这是名至实归。严肃地小学新校长见此也忍不住笑了,回头跟如今是皇亲国戚的容斋先生说,这个小宋先生真不像个地主儿子。容斋先生回头就告诉了启元,告诫启元未来到了新中学后务必继续谦逊低调做人,消除新中学领导人可能会产生的身份误解。但说了这些,容斋先生还是叹了口气,回头再有人问起启元其人,他就告诉别人,这个小宋先生从小被后娘逼出门去上海做学徒,跟着秦向东专员学习文化知识,回来后也依然不容于大宅,一向就住在外面自生自灭。

上一篇:不得往生-a版 下一篇:豪门暖媳

阿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