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欲奴(738)

“官家已经下令,岳鹏举死是铁板钉钉之事,还是先对付天薇吧。”

“也对,天薇这贱人,居然公然维护花溶,她若死了,花溶才死得快……”她对花溶的厌恨还在天薇之上,下意识里,总觉得四太子对花溶还存在着一种不一样的情愫。每每想起,都让她抓狂。而赵德基方面,只要天薇一死,花溶就彻底失去了一切援助,所以,天薇必须先死。

她恨意未消:“老汉,我怎么觉得四太子根本不想杀花溶?”

秦桧保住了“终身宰相”的宝座,内心的喜悦根本克制不住:“只要岳鹏举死了,花溶何足挂齿?她一个女流之辈算得了什么?”

“可是,我要的是花溶必须死。”

秦桧深知,自己的宰相地位,存废之间,全在于金兀术,自然不会如王君华一般纠缠于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但他素来不敢违逆母老虎,赶紧安慰她:“岳鹏举一死,到时花溶要抄家要发落,还不是老夫一句话?在路上寻三五人结果了她,不费吹灰之力……”

“好。老汉,这可是你说的。要是花溶不死,我可跟你没完。”

正文 第372章 冬天来了

这一日,赵德基上朝,众臣轮流面对。完毕,他回书房看奏折。今天当值伺候的正是康公公。而念奏折的则是张莺莺。张莺莺念了一句,便听得有小太监送来一封密函。

密函是韦太后送来的。赵德基听说是生母的消息,立刻接过亲自拆阅。这一看,面色大变,急出冷汗来。众人见他神态慌乱,都吃了一惊,又不敢追问出了什么事情。

赵德基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焦虑地说:“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张莺莺终于忍不住,轻声问:“官家,何事?”

赵德基将奏折递给她:“你看。”

张莺莺接过匆匆读完,又细读一遍,也花容失色。原来,信上的内容大意是说,韦太后到了大宋境内,才知道一件事情,说大宋居然回来一个天薇公主。而据她所知,天薇公主早在几年前就死在金国的五国城了。天薇公主嫁给了当地一个汉儿,死后,还在五国城有坟墓,人证物证俱在。真的天薇既然早已死了,现在这个天薇,肯定就是冒牌货?

问题是谁人那么大胆敢冒充公主?

张莺莺吓得面色惨白,这封密函,事关公主性命和驸马府一家安危,非同小可。她嫁给赵德基时已经是靖康大难之后,公主早已被掳走,她从未见过,自然分不清真假。现在的宫人也大多是新人,认不出公主不足为奇,但张去为、康公公等老人,难道也认不出?当初,天薇回来,他们并未提出任何质疑,都认为是真公主。

再者官家本人,他从小和天薇兄妹关系不错。而且,天薇离开时已经十五六岁,回来时也是快二十岁,几年间,人的相貌不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他怎会连自己的妹妹都不认识?

她心里越想越不对劲,却根本不敢做声。

赵德基屏退左右,只留下张莺莺一人。张莺莺心里更是震恐,生怕一个对答不当,在喜怒无常的赵德基面前,轻则失宠的命运,重则引起他的猜忌陷入不可知的绝境。她暗暗打定主意,暂时先不发表任何看法。

赵德基皱着眉头,自言自语说:“天薇是假公主?怎会?天薇难道朕也认不得?”

张莺莺接不上话,却又不敢不回答,只能说:“当初的老宫人该认得公主吧……”

“可是,太后信上明明说真的天薇公主早已客死异乡,太后回来之前,还曾去祭奠她。太后从小就认识她,怎会认错人?”

太后没错,错的就一定是天薇。

张莺莺对这个结论心惊胆颤。

“天薇是岳鹏举夫妻营救回来的。她跟岳鹏举等私交很深……”

他微微停顿,张莺莺只听得自己心跳得咚咚的。岳鹏举威震南北,屡败金军,她早已听得宫中太监们的传闻,岳鹏举被网络了几项罪名,死在眉睫。凡是天良尚存一息的人,就会对这个后果感到愤怒,张莺莺从深宫得知岳鹏举大捷在即却被强令退兵,自然也对岳鹏举深感同情,但听了赵德基的话,更不敢有丝毫忤逆。赵德基,这是要给岳鹏举再安一条什么罪名?或者说,是已经开始在给天薇安罪名了?

果然,她听赵德基又说,“太后不提,朕还真忽略了一些细节。天薇小时候聪明活泼,但性子懦弱胆小。而从金国返回的这个‘天薇’,十分沉默寡言,处事却变得胆大心细,跟往昔大不相同……”

张莺莺心里暗道,任谁经历了金国的那种遭遇,性子也会有些变化。当初的金枝玉叶历经磨难,又怎能一直保持少女的纯真?

月斜影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