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殊途同爱(出书版)(32)

作者:金陵雪 阅读记录

应思源内心深处也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美人沉睡百年,荆棘围绕,容颜不老,只是美好传说。

闻人玥并没有停止生长。

原本这株幼小垂柳,长在堤边,有微风小鸟为伴,正在慢慢抽条;如今却被禁锢在一方病榻上,一困就是六年——柳树变成了美丽的盆栽,再无自由伸展的机会,只能扭曲弯折。

“聂未,我跟进了你所做过的全部病例。”应思源毕竟年长,考虑问题比较保守,“最长昏迷者不超过八个月。成功的那些自不必说;失败的——”

死亡率是百分之百。

即使病人会在麻醉中安然逝去,应思源也无法接受,宁愿她就像盆栽一样地活着。

至少他们会勤加修剪灌溉,令她岁岁常青,不致枯败。

他劝这正如日中天,所向披靡的师弟,考虑清楚:“……我们的阿玥,已经昏迷六年。聂未,我们再等等……”

“科技的进步总也赶不上病人的变化。我不认为有等下去的必要。”他要在绝佳据点,以最新科技狙击这狂妄的病魔,“时机已经成熟。”

可是这病魔着实顽固又狡猾,稍不留神,子弹便会击中人质的眉心。应思源又动心,又担心:“即使有器械,你没有训练有素的医疗团队,如何开展手术?这不是一个人的英雄主义。”

“整个团队已经准备就绪,下周抵埠,由我主刀。”当然,一旦失败,他们不会承认做过这台手术,“麻醉师用我们自己人。”

应思源想了又想,终于道:“好。你需要我做什么?”

拿着电话的聂未站在办公室的窗边。

六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医院已经建起了三十六层的新外科综合大楼,神经外科位于第十八至二十层,分为七个区,共有四百六十三张病床。

十九楼的第五区由聂未带领两名医生负责。

“聂未,你需要我做什么?”

他对师兄说了三个字:“支持她。”

应思源放下电话,心头才生出一丝疑窦——不可能。德国人不可能这样慷慨,这样无私。

但是他已经无暇多想,立刻拨出一个号码:“……殷唯教授,打扰了。”

聂未一订手术台替闻人玥手术,院方便知道了。

所有高层大力阻扰,比应思源之初更甚。

他们夹迫聂未一起开会,要他放弃。

“聂医生你说什么——你要替闻人玥开颅?是不是我听错?还是你说错?既然聂医生不会错,那一定是我听错。”

“聂医生,你已经是准国手,不用挑战这种手术?挑战也要慎重。”

“聂医生,她已经昏迷六年。不要为了这个病人拆了自己的招牌。你六年来从未失手。你是医院的骄傲,我们下一期宣传打算采用你的形象。”

“聂医生,你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至少还可以发光发热三十年。她的亲人已经放弃了,不然也不会把她丢回医院。你考虑一下,值不值得?那些无良媒体会不会说我们做人体实验?”

“聂医生,我们知道伍宗理医生的遗产快用完了,我们会想办法——你不要用这种方式来逼迫院方表态嘛。”

“聂医生,如果不做手术,她还可以这样活下去,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好,我在这里对你保证,医院养的起十个闻人玥,保证养的她白白胖胖,无忧无虑。”

“聂医生,请你务必考虑清楚。”应思源想到的,他们都想得到,甚至更深远,“这不仅仅是一台未经推广的高风险手术。你现在也是病区负责人,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列席的荣正歆却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聂未。我并不怕你失败。”

失败了,不过是失去一条性命。反正她现在也是生不如死。

失败了,她和聂未都是立时了结,不失痛快。

“我想的是——如果成功了,她怎么办?这个世界飞速发展了六年,不比病魔温和。”

她的家庭已经天翻地覆。醒来后,她如何建立全新支持,融入全新社会:“也许心理上的痛苦更甚于生理上的痛苦。”

聂未独自端坐于会议桌的另一端。

他那双乌沉沉的眼睛六年来都没有变过,眼神如冻海一般波澜不惊。

一张张或迫切,或焦虑,或为难,或殷切的脸庞,全部盯着他,看他如何表态。

他们看到聂未将那不离身的文件袋打开,拿出闻人延亲笔签下的手术同意书。

他回国之前去了一趟澳洲,找到闻人延,对他解释这项手术的目的和风险。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父亲思考了很久,终于同意了:“……聂医生,阿玥能醒过来吗?”

不做手术永远不知道。

他也有很多困惑不解,要等她醒来才知道答案。

聂未的手按在同意书上。

“诸位。我决心已定。”

林沛白候在会议室外。

他有一只和师父一模一样的beeper,还簇簇新,但已经是他所痛恨的声音第一名——第二名才是闹钟好吗。

他将beeper抛上去,又接住。

师父有位叫做闻人玥的病人。

如果是林沛白讲述,他也只能起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头。

林沛白来到聂未门下时,闻人玥尚在家中休养。

她在家中受到了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应思源,伍见贤,伍思齐,贝海泽等人,常常会来看她。

匡玉娇放弃所有社交活动,带着四名陪护,专心照顾女儿,聊天,翻身,按摩,放她喜欢的音乐,读她喜欢的书籍。

她真是做到了母亲能做到的一切,睡在女儿脚边,每夜起来十几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