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我重逢了学生时代的暗恋对象(20)
作者:一粒芝麻 阅读记录
再後來有一次,B說他的高中生活很難評,我說其實我也是。
正如同學聚會前我開玩笑似的表白一樣,我又一次玩笑般地說出真話:“你知道嗎,當年你可是我的精神支柱呢。”
B發來一個問號,我三言兩語說瞭明信片的事,末瞭補充道:“現在看來是很小的事,但是在當時,寫這些明信片對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一份寄托。”
事隔多年,我已經無法細細闡述我的高中生活是多麼壓抑。而那時面對B,我也下意識地沒有細說。
隻有在意的人會願意聆聽細節。
我已經學會瞭少說廢話。
雖然我不想把B擡得太高,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他所扮演的抽象的“精神支柱”角色改變瞭我人生。我在申請本科的文書裡寫瞭我的高中氛圍,也寫瞭群體和融入的問題,也寫瞭那些從未寄出的明信片。
這篇文書最終讓我邁入瞭夢校的大門,也讓我順應少時的心願,學瞭社會學。
那些被深藏箱底的明信片,每一張都寫滿瞭我的糾結和掙紮,每一張的擡頭都是那個遙遠的他。
自高一暑假草草一面後,那漫長的幾百個日夜裡,我一直想著,等再次見面的時候,他會驚豔於我的變化。後來我成長為瞭更好的人。雖然說不好這個虛無的念頭在其中究竟起到瞭多大作用,但是B也算是促成我改變的一個小小因素吧。
面對我的感慨,B卻隻是說:“我何德何能能成為你的精神支柱,是你改變瞭自己。”
他是對的。
那個叛逆的少女已經漸漸遠去成為瞭一個小小的印記,有時候我看著自己都會覺得陌生——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
但是B說的對,是我改變瞭自己,是我讓自己走上瞭一條更好的路。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會被這種理工男吸引,他們身上那種冷淡的理智總能及時打斷我漫無邊際的遐思。
我朋友也是對的,我是一個慕強的人,我隻是想要獲得這份理智。
之後我們沒有再聊過天。其實我和B一向無話可說,所有的交流都隻能停在淺層。我們就像是倫敦和巴黎,略有相似卻截然不同。
C一語成讖:B最大的魅力就是我的想象力,他最大的濾鏡就是逐漸淡去的回憶。
至少我踐行瞭對C的承諾,沒有把那些明信片給B看。
這是2019年的事情。
Chapter 12. 沒有人會永遠留在過去
後來,我們回歸沉默,安靜地躺在彼此的列表裡,再也沒有交換過隻言片語。
B從不發朋友圈,也許是屏蔽瞭我,也許是真的不發,那不重要。我知道他的生活與我無關,我們的命運像是雙線並行,雖然處在同一個時空之內,卻不會有交集。
我不太清楚他過著怎樣的生活,正如我也不知道A和C過著什麼日子。那是一個我不熟悉的世界。
在我所熟悉的世界裡,時間繼續流淌,數天、數月、數年,慢慢地我很少想起他們。實際上,沒有人會永遠停留在過去。
我認識瞭新的人,和他們接觸,和他們相處。但是很遺憾,我無法愛上他們任何一個人。
年少時我覺得大學的校園愛情應該是最美的,可是長大後的我卻一直隻是旁觀別人的故事。我寫過一些羅曼蒂克的小說,遂意識到,我不需要愛情就可以虛構愛情。
那麼愛情是什麼?
我不知道。
我的朋友圈圈子裡沒有令人豔羨的愛情。我的大部分朋友都和我一樣一直單身,他們以及我都不是愛情導向的人,我們總是很忙——學業、副業、玩樂,一個對象與其說是錦上添花不如說是阻撓我們活在當下的障礙。
其中一個朋友在2019年談瞭場轟轟烈烈卻慘淡收場的戀愛。暑假前的一聚中,她躺在五月溫暖的陽光下,墨鏡之下是紅腫的眼睛。她對我說:“不要相信男人。”
我說好的。
那年暑假回傢時,我在醫院找瞭份志願者的工作。雖然隻是在大廳裡當導覽員,但是兩個月間也看瞭一些生老病死。
在新生與死亡面前,愛情顯得單薄、虛僞而無力。
“沒有面包的愛情隻是一場空談”——這是我學會的又一課。
我少年時的那位女友,也正被她的戀情所折磨。她的男友患有一種註定會癱瘓的疾病、傢中倒欠200萬外債、中專學歷、身高160,在我面前都顯得有些嬌小玲瓏的他,卻被我的老友狠狠愛著。
“你喜歡他哪一點?”我無數次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