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洋槐之羽(97)
作者:君子如器 阅读记录
这条大街从祖上流传下来的名字叫谷东村大街,这个一半新一半古旧的村子就是谷东村。
据村里的老人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明清时期,这片土地以种谷子为名。
后来出了两个大地主(明清时应该是缙绅地主或是员外吧,不管以前叫什麽,现在的村民们就叫他们为地主),这两个大地主都想把这一整个村的土地占为己有。
但是两人财力相当,挣持多年依旧无果,最后两个地主经中间人调解,把村里的土地一分为二。
这一带的村庄原叫谷米村,后来因谷地划分东西两块,乡亲们相互走动时就会指着东西两边的方向说,去谷地东边或是西边的的谷米村。
日久,经人们口口相传就成了今天的谷东村和谷西村。
现今的谷东村、谷西村环绕土地一周都未能看到一粒谷子,因为谷子低産,收割时要耗费过多的人力,脱粒过程繁琐,收入几乎等同于付出的成本。
所以,现在的人们都改成播种易种易收的玉米、大豆、花生、小麦等等的农作物。
这不,这个村因为有几里之外的一座大山相隔,这片片玉米在秋末冬初的时候,才苞黄粒满,比其它地方都要晚熟足足一个半月左右。
你瞧,这满地胖嘟嘟的玉米棒,都在摇晃着棕红色的须向人们微笑呢。
第 49 章
日渐西斜,阳光变的不再炙热烤人,一阵风吹来,裹着几丝凉意,路上人们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路边蜷缩的草木叶子也在缓缓伸展开来,只留地面一层余热。
去往集市的路边,有两排大杨树,大杨树的树荫下,经常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坐在那里乘凉或歇息。
他们大部分都五六十岁的样子,穿着或灰或白或藏青或蓝的宽松长袖衣衫。
他们有的手拿苇扇(芦苇做的,倒置过来类似心型的形状),有的手持长鞭,有的挥着圆圆的草黄色的草帽,有的来回摇晃着手中蓝底白边的四方手帕。
有的半卷起裤腿,手里夹着用破旧书本卷起的土烟,狠吸一口,然后咂吧着嘴,用另一手抹去额上的汗珠,有的拿着四方形的收音机听着戏曲,有的抱着孙子、孙女轻声哼唱......
路两边的树荫很受村民们的喜欢,每当他们干完农活閑来无事时,便会在这片片树荫下乘凉。
路两边的树旁各有一道土沟,本来是河渠里放水用的,但是水流太小,夏季又干涸过快,土沟里的草都长的小腿那麽高了。
一群群青山羊,白山羊在享受着它们的大餐。
沟的另一边又是一行大杨树,然后就是种着黄豆、玉米等农作物的田地了。
绿油油的玉米叶,黄灿灿的黄豆叶,秋天又是一季丰收的季节。
这是一条南北方向的路,也是附近的村民赶集必走的唯一的一条大路。
在大路最南边,靠近河渠的大树下,一个身穿浅蓝色布衫的老人,左手拎了一捆绿叶芹菜,右手提着用一块白色塑料袋装的五花肉。
老人走的过于着急,额头上密集着一层细细的汗珠。
树荫下老人放下手中的芹菜和肉,肉当然舍不得放在地上,不然会被蚂蚁偷吃的。
老人把肉放在芹菜上,左手迅速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块湛蓝色的手帕,虽然手帕有点旧,有点褶皱,但却很洁净,如果凑在鼻子上闻一下,你会闻到有一股阳光的味道,还有一股肥皂的清新香气。
老人慢慢地坐在绿的发亮的草地上,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用手怕抹去额上的细汗,转头望着身后干涸见底的河渠,重重的叹了叹气。
随后老人发现河渠的远处一角竟有一坑深水,水里似乎有些波纹,远远看去水坑约有两米左右的长度,应该是从另外一个河渠放水时流经小坑贮存下来的。
小水坑里像是有小小的草鱼在嬉戏游玩,那波纹便是顽皮的小鱼们在快乐的玩耍。
老人苦笑了一下,幸好河渠的水还没有完全干涸,等过几天一下雨,就都会好起来的。
老人一手撑着地慢慢地站起来,弯下腰重新拿起芹菜和肉,往前走去。
树荫下的人们,总会好奇的盯着路上的行人,然后等有人经过时,认识的便高声热情的打声招呼。
不认识的呢,等人刚过去,她们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对刚刚那个已经走远的人品头论足,这好像是树荫下的村民们每天都乐于做的事情。
她们习惯性的忙完家里、地里的活,就坐在大路上的树荫下,习惯盯着路上来来回回的路人,习惯议论家长理短,习惯对已走远的人指指点点,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这就是这片村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