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余秋真是要竖起大拇指,然后噼里啪啦地鼓掌赞叹。瞧瞧杨大夫,人家这政治思想工作的水平,实在能甩史部长10条街。
干嘛非要立刻解除狗屁不通的解答呢?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吗?
找到了是你引导有方,找不到是学生悟性不够,好歹也有回旋的余地呀。
肚子里头没货就别逞强,非得让别人看了笑话才高兴,这不是自找的吗?
杨大夫生怕林斌又提出什麽叫人为难的问题。很多事情是不能细想的,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破绽,然后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怀疑。
他赶紧张罗着给三个赤脚大夫安排了各自实习的科室。
林斌对中医药感兴趣,尤其想提高自己的针灸技术,因为这个不花钱,可以方便快捷的帮助到更多的病人。
另一位男知青孙卫泽对开刀更感兴趣,他工作的地方外伤病人比较多,他想学习如何动手术,于是被安排去了普外科。
余秋还没说话,杨大夫就沖她点点头:“我知道你的,我看过你的手术录像。既然你是搞腔镜的,那就去腔镜中心吧。”
林斌瞪着他那双圆溜溜的眼睛,十分好奇地看余秋:“你还拍过电影啊?”
余秋赶紧解释:“当时是要拍赤脚医生的纪录片,我凑巧入镜了,不是什麽电影,也没在外面放。”
林斌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余秋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稍稍落下。
老实说,她挺喜欢这孩子的,因为他说出了很多她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可是她又想捂住这孩子的嘴巴,因为即使他说出了她的肺腑之言,她仍然不敢赞同。
这个世界不需要人说真话,不欢迎任何不一样的声音。皇帝也知道自己光着身体,但是他不想任何人戳穿。
杨大夫将他们一一送去各自的科室。
余秋到了刚刚组建的腔镜中心,就开始抓着本子参加术前讨论。
腔镜手术目前在国内刚刚开始,还是一项新技术。国外这方面起步早,但是还基本局限在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利用腔镜开展手术的不多。
教授们一个接着一个发言,每个人都提出自己对于病人的见解,大家表情严肃,谁也没有走过场的意思。
余秋这麽说是因为在2019年的医院当中,不少医院都存在术前讨论只局限性病历上讨论。
国内医生的病历负担实在太沉重了,所以模板一套,除了病人姓名以及病史更改之外,相同病种,其余各位主任副主任的发言顺序与发言内容基本上都不改变。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什麽意义。
她收敛心神,抓着笔开始认真地做记录。写满了一页纸的时候,先前招呼她到腔镜中心报道的大夫涂教授喊了她的名字:“余秋,你说说看这台腔镜手术有什麽注意事项?不要怕,算起来的话,我们这里开过将近手术最多的人应该是你。”
不少围桌而坐的医生护士都回过头,目光落在余秋脸上,会议室里头响起了短暂的嘈杂声。
涂教授抓着手上的小册子:“你这本腔镜诊疗要义解析,我看过了,感觉很有意思。不过手术实操的照片实在太少,很难让人真正理解。”
余秋赶紧解释:“我们人手不够,没人在旁边拍照片。以后一定注意。”
“别说以后了。”涂教授正色道,“从今天开始吧,你先开一台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到适应了之后,再多开几台膀胱癌吧。”
余秋点头:“可以,病人在哪儿?我想现在去见见病人,看看他的具体情况。”
涂教授面带微笑:“病人已经去手术室了,前期準备工作,我们这边已经做完了,你上台开刀就行。”
余秋毫不犹豫地摇头:“不行,我不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我也没有给他做过任何检查。如果这样贸然开刀的话,是对他的不负责,也是对我自己的不负责。没有大夫可以在不清楚病人究竟是怎麽回事的时候就随意开刀。”
她的导师教会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大夫的人必须得对所有的事情都抱有怀疑态度,不能太过于相信自己的同行以及同事,更加不要指望借用别人的手得出诊断。
只要病人到了自己面前,那一定要自己仔仔细细地做检查,而不是简单地拿着几张报告,再看病人先前的病历,就轻率地得出结论。
即使再出名再厉害的专家教授也有失手或者疏忽的时候,如果一味的依赖别人盛好的现成饭,说不定底下就埋了颗炸弹。
余秋擡起头,目光坚定:“教授,既然是我给他开刀,我必须得亲自看过我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