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一纸千金(211)
作者:伊北 阅读记录
林林连忙说是。
女人又道:“刚才那位是喻老师,比喻的喻,喻晓兰。”
沈幼连忙对林林,“这是殷老师。”
女人自我介绍:“殷翠梅,殷切的殷,翠绿的翠,梅花的梅。”林林赶忙招呼。
三个人又站着说了几句客套。无非是问问林林从哪里来,做了多少年编辑等等。林林据实相告。因为处于过渡时期,社里办公室紧张,所以不同编辑室的人混坐。林林这儿,就是一间大屋隔成两段,她跟沈幼靠门,坐外头。喻晓兰和殷翠梅坐里头。
简单拾掇好。去找宋雁报到。宋雁正忙着接打电话,凑空,她问林林稿子看得怎麽样。
“看完了。”林林交差。
宋雁说:“拿给宫老师複审。”一头雾水。林林对不上号。宋雁明白过来,又说:“你给沈幼,让她递过去。”林林得了指示,暂时先退出来。不打扰主任工作。她把稿子给了沈幼。沈幼拿着出门,一会就回来了。
林林问:“我们编辑室有几个人。”
“连主任,连你,七个,”沈幼道,“最大的编室。”
林林没再细问。人员的配备,等宋雁得空介绍就清楚了。中午吃饭,林林自然跟沈幼一起。社内有个小食堂,外包的。中午这顿免费。平日里跟沈幼搭伙的还有二编室的唐嫚儿。林林来了,三个人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小组。进食堂,找了个靠边的座位。林林能感觉到,已经有目光在她周身扫描了。
唐嫚儿比沈幼健谈。一顿饭的工夫,林林就从她这儿了解到了不少人物关系。
比如,唐嫚儿是二编室的。主任师爽。林林见过,她办公室就在宋雁旁侧。二编室还有个男生,叫穆博。他们室目前总共就这三人。
三编室,主任徐金豆,年纪和宋雁、师爽相仿。旗下两名编辑喻晓兰、殷翠梅都是大姐。跟林林、沈幼同屋。
四编室主任朱跃,全社唯一的男主任。手下有两个编辑:康采文和刘凤棋,也是老人员。
当然,最兵强马壮的,当属宋雁统领的一编室。
老编辑有三名:史念芹、宫彩、崔笛韵。史老师属于退休返聘人员。宫彩即将退休。崔笛韵年纪稍轻,离退休还有几年。再往下走,少壮派,有李林林和牛彤两人。年轻人就是沈幼,刚硕士毕业一年。
至于社里的其他构成。跟星火社差不多。这无非包括总编室、出版部、设计部、发行部,人事部。不同的是,文艺社依旧保留大发行。
最上层是社长冉兴修,党委书记郭茂才。两个分管领导柳馥、仲玲玲。一人主抓两个编辑室。社长助理由发行部主任兼任。摸清了社内基本构成,林林大致知道了宋雁的处境。老邱真神机妙算。如此算来,宋雁竟一个能用的人没有。三个老编辑自然不听她的,也支使不动。沈幼羽翼未丰,经验不足。牛彤只顾自己出名。宋雁招她李林林来,招的就是“左膀右臂”。而且,因为都做文艺类图书,编辑室之间竞争激烈。宋雁跟其他主任,也存在竞争关系。她执掌着最大的部门,压力可想而知。
玩得转,未来都是你的,玩不转,一着不慎,保不齐被打回原形。
林林擡头扫视食堂里的衆人。跟星火和北方分社比,这里的员工似乎内敛朴素些。或者说,这里的员工,因为多年与外界相对隔绝,而很有些老文人的姿态。这一点是林林喜欢的。文化需要时间沉澱。
吃完饭,林林跟沈幼、唐嫚儿出去溜达消食,顺带熟悉周边环境。唐嫚儿冷不丁一句朝林林,“你刚来半天,就出名了。”
林林诧然。沈幼也一脸懵。
唐嫚儿这才道:“你那车,最新款的吧,还是个大红的。”咯咯笑,继续道:“都说社里又来了个奶奶。”
林林柔软反驳,“才多大,就成奶奶了。”
唐嫚儿解释:“此奶奶非彼奶奶,你不觉得我们这儿像大观园麽,各房的奶奶领着各自的丫鬟。”
哦。原来是这种奶奶。
林林笑道:“我是来当丫鬟的,奶奶可没戏。”
唐嫚儿揶揄:“那也是通房大丫鬟。”
此言一出。沈幼噗嗤笑了。
说真的。奶奶也好丫鬟也罢。林林可不想因为车出名,她要做的,是靠书,靠业绩站稳脚跟,打出名气。在这一切未能发生之前,她必须低调低调再低调。这种老单位,水深不可测,她必须经谨言慎行,不多行一步路,不多说一句话。
周一例会。李林林正式亮相。这天,她既没开车,服装也相对朴素。不过跟星火和北方分社都不同,文艺社第一编辑室的例会定在周一下午两点召开。因为有些老编辑中午才来。像史念芹,是直接来吃饭。吃完午饭,才展开办公。宫彩可能饭后还要去健身房做瑜伽。崔笛韵不是天天来。她的大量时间,要花在社交上。拉稿子、陪作者。她看稿子一般在晚上。遇到重要的稿子不排除通宵。因此,早上需要睡个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