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凶刃(89)
作者:站着走路的狗 阅读记录
狂野的奔马
第三十七章 说服
这个时候,不再适合回到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办公室。必须找到一个外人不能随便介入,又足够私密的地方,让刘余川和许畅之间有时间,空间,就某个问题达成一致。
然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侦破。
所以,聂云斌回到了自己的荆山分局办公室,金柳楠被打发回了警察局。
只有阮益达,还没有正式到刑警支队工作,自己片区的工作也被暂时停止了。他自己申请按照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去寻找两起凶杀案的线索。
刘余川和许畅,回到了许畅的那间“工作室”。
这次有了变化,房子里多了几把椅子。许畅示意刘余川坐下,她站着。
“不喝茶,也不喝咖啡,饮料你更不会要了。”
“工作起来,我连水都不喝。”
“你选择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秘密。”
没有回答。
这种“拉家常”的开场白方式,不是刘余川喜欢的。他习惯于和别人保持距离。保持距离的方式之一,就是不和别人讨论自己的个人生活,当然包括生活习惯。
许畅只能转换话题。
“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侦查学专业。”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哪里?”
“沈阳。”
“等我看看。”
对话暂时停止,许畅拿出手机,开始查找相关信息。应该是百度。
“1949 年就建校,那是很老资格的公安学校了。”
“公安部直属院校。”
刘余川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有拒绝许畅的提问。他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解释——这是礼貌。
尤其是在刚刚拒绝了对方的“善意”之后。
“老资格的公安专业院校毕业,学的又是刑事侦查,标准的科班出身。那对基本的犯罪心理学理论肯定是知道的。”
谈话的方式改变了,这是一个有一些挑衅意味的问题。许畅开始表现出某种攻击性了。
刘余川没有马上做出回应。
以他对许畅为人和性格的了解,以及两个人到目前为止的熟识程度,他想不出许畅对自己发起挑衅的动机。
“你知道什么是虞犯吗?”
虞犯?这是基本的犯罪心理学常识,刘余川当然知道。
他知道许畅想要说什么了。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与心理学联系密切的产物,反映的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补充的发展趋势。”
许畅却又一次转换了话题,从虞犯,转到了犯罪心理学。
不,没有转换,虞犯,就是犯罪心理学的一部分。
“犯罪心理学可以区分为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和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两种。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包括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过程,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等等。”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不仅研究罪犯的心理,还研究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有被害者的心理和罪犯改造过程中的心理,等等。也就是把研究对象,从已经发生的罪案,扩展到了可能发展的罪案。从惩治罪犯扩大到了预防犯罪。”
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
也就是综合某一个特定对象的表行为现,生活、家庭环境,心理特征,判断这个人进行犯罪的可能性高低。预判这个人从事严重刑事犯罪可能性的高低。
刘余川感到自己的心在颤抖,有一种力量从心里往外涌出来。很像田文明描述的那种杀人之前的,不可抑制的冲动。
他认可许畅的这个理论,这也是他自己系统学习过的理论。
但他无法说服自己认可许畅接下来将要做出的判断。
“虞,汉字的本意是料想,猜度(发 duo 音)。引申义是戒备,防范。虞犯,就是预测,预判可能犯罪的人,为可能犯罪的人,提前做出防范,戒备。尽可能避免更严重的犯罪事件发生。”
“虞犯,在犯罪心理学上的全称是虞犯者。虞犯者就是特指最有可能犯罪的人。判断这个‘最有可能的标准’,是根据某个特定人的品性,他所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预测其将来有可能发生触犯刑事法律行为的可能性高低。”
不用说将来,许畅明显地指向着眼前的某个人发生刑事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可她的依据不是科学,不是有效、有针对性的分析。是她的直觉。
直觉,那是玄学。
刘余川自己也在破案中使用直觉,就好像他对作案时间、手法等犯罪细节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