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60)

作者:撑伞躲猫猫 阅读记录

还未想毕,就见那小儿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双手捧着一个帽子样式的东西来到他面前,开口时面上还挂着一丝小孩子家的羞涩。

“苏先生,这是我用椰子壳做的‘椰子冠’,我们本地人都戴这种帽子的,希望您不要嫌弃。”

苏轼高兴地接过,当即戴在了头上:“这么好的帽子,我怎会嫌弃,小孩你随我去我家,我这就给你这椰子冠写首诗!顺带检查你今日写的字!”

【丐帮帮主:歪一下主题,老苏你不是答应弟弟再也不喝酒了嘛。】

【123:小孩,你真有福气,这位原先可是皇帝的老师,四舍五入宋哲宗都得喊你一声师弟。】

天幕上传来明意的补充:【当年在京城时,苏轼自己设计了一种帽子戴,时人仰慕苏子瞻才华,纷纷效仿戴‘子瞻帽’,还扬言说只要戴上了这种帽子便可文章天下第一,苏轼当初听完这种论断后哭笑不得,想必现在捧着这顶椰子壳做的帽子,也是感慨良多。】

天幕上的苏轼确实有些唏嘘,但更多的是戴上椰子冠窥镜自视,笑镜中的自己滑稽有趣。

出于感激当地人的热情,苏轼在为乡民做事上更加卖力。

儋州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汴京相隔甚远,一道琼州海峡犹如天堑,隔绝了文化的来往交流。在苏轼到来以前,整个海南地区都未曾出过一个举人,更别提能够面见天子的进士。

苏轼是懂得教育的重要性的,虽然自己被文章所累,已经无心官场,但他鼓励年轻人在充满朝气的年纪走出儋州,以儒家学说报国,看看更远处的山河和黎民。

苏轼和当地的读书人一起选了一处地方,名为“载酒堂”,每日里在此传道受业,原本用来喝酒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满是书卷清香。

【苏轼在儋州三年,据史料记载,就是在这间小小的书堂里,苏轼培养出了儋州的第一位举人,在苏轼离开儋州九年以后,他曾经的学生符确成为了儋州第一位进士。】

听到此处,整个北宋的百姓都沸腾了:原来苏轼教书这么有本事,那可是进士啊!多少人穷尽一生,苦读几十年也不过止步于举人,他略加点拨就能培养一个进士出来,不行,他们得想想办法,怎么让苏轼以后被贬到自己家乡来!只要苏子瞻愿意收自己儿子当学生,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当天幕外的百姓们各怀心思时,天幕上的北宋朝局却正在悄然变动。

【我们先前说宋哲宗上位以后把元祐旧臣一股脑地贬出朝局中心,重用章惇等人把持朝政,并且废掉了高太后为他选的皇后孟氏,此处,主播为孟氏感到庆幸,正是因为被废,孟皇后才不至于在靖康之难中被金人掳走,像其他皇室宗女一样受尽屈辱。也正是因为在那场灾难中得以幸存,孟皇后此后才能两度垂帘听政,让混乱的朝局归于稳定。】

正在听天幕的赵匡胤尽管觉得自己已经被刺激习惯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差点一口气上不来驾鹤西去。

皇室宗女,被异族掳走?这屈辱程度放在整个史书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啊!

不行,他绝不会任由这种事发生!这皇位,赵光义这辈子想都不要想了!

另一时空下,宋仁宗彻底慌了神,看向群臣百官焦急问道:“诸位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啊!这金人究竟是何方蛮族,怎样才能阻止他们掳走我皇室子孙?”

群臣的慌乱并不比皇帝轻,皇家子弟都能被掳走,想必是整个汴京城都被攻下了,吸了口气,有不怕死的出来谏言:“为今之计,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大宋亡在哪位君主手上。”

另一臣子出来反驳道:“此言差矣,你没听那天幕说,大宋没有亡嘛,此后还有个南宋,向来也不是没有喘息的余地。”

宋仁宗:不是吧,都这种时候了,你们还吵?

【宋哲宗虽然任用章惇迫害元祐旧臣,但他在位期间恢复了王安石的一系列举措,还多次出兵讨伐西夏,逼得西夏无奈求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哲宗是要比宋朝其他皇帝有血性的,只是可惜他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三岁便撒手人寰,且他的皇子早夭,以至于哲宗临死时也没有留下能继位的后代。】

【123:呵呵,所以那位遛鸟的要上来当皇帝了。】

【六六:雪乡二圣之一已经准备好了,这就给北宋的灭亡添一把猛火!】

作者有话要说:

1.苏轼在海南的教育成果参考《儋县志》《东坡先生外集》

第31章 奔波

【宋徽宗赵佶是哲宗的弟弟,大家都知道,当皇帝的兄弟一般来说是存在风险的,尤其是遇到心眼小爱猜忌的君主,当王爷的就得处处小心。宋哲宗倒不是一个爱猜忌兄弟的哥哥,但宋徽宗从懂事起,就主动拿起了闲散王爷的剧本,他从小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养花观鸟痴迷艺术不问政事的闲散王爷,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皇位会轮到自己头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