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338)
【对此,宋钦宗赵桓的反应是——】
无形之手在镜面上勾勒出一个简单的火柴人,他披着简单的龙袍,头上是简笔画勾勒的冠冕,趴在地上伸出尔康手,头顶冒出大大的气泡:“爹,带我一个啊!!!”
只看画面,仿佛都能听见这撕心裂肺的呐喊。这份冲击令众人的表情一片空白。
他们还来不及谴责宋徽宗半夜偷溜的骚操作,就见到宋钦宗更加离谱的操作——
【金军即将兵临城下,兵部侍郎李纲走马上任尚书右丞、东京留守,负责整个汴京的防守任务,结果他入宫奏事时却听到宰执们正在商议奉天子銮舆“出狩襄、邓”,说的好听是出狩,其实不就是逃跑吗?李纲当场就气炸了:才跑了一个太上皇,要是天子也跑了,这汴京城还能有救吗?】
【他当即强行插入其中,要求与宰相廷辨,苦口婆心劝说皇帝万万不可弃汴京而走,又对条分缕析,告诉皇帝汴京哪里需要修缮应当如何坚守,可谓费尽唇舌。】
一方殿堂映照在水镜之中,分明是华丽壮观的宫殿,却偏偏被衬得暮气沉沉。
从大宋天子到百官,一眼望去都毫无精气神,眼看着就要一个个包袱款款跑路了。
唯有一人昂首挺胸,气势如同出鞘之剑。
他面朝天子,掷地有声:“……今日之计,莫如整厉士马,声言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
【眼看主张跑路的白时中还纠缠不休,李纲当即提议由白时中、李邦彦为将以抗辞锋,白时中脸色巨变,也不敢继续逼逼赖赖,只是厉声质问:“你李纲不能出战吗?”】
【这可难不倒李纲,他一口便答应下来。这下子,逃跑派彻底无话可说。】
【至于宋钦宗赵桓?唐玄宗李隆基上线,成为了李纲劝阻天子的反面案例——】
水镜中李纲的声音都高了一个度:
“当初唐玄宗听闻潼关失守便逃入蜀中,宗社朝廷,碎于贼手……”
镜中的李纲还在balabala数落唐玄宗李隆基之罪,镜外的李隆基已经脸黑如墨。
要不是没那个本事,他现在只想将全天下的水镜通通击碎。不就是未来一不小心翻了车吗,尚未发生的事情又岂能作数?动不动就拉他出来做反面典型,简直缺了大德,后世之人是找不出别的反面典型吗?
尤其是这群宋人,有什么脸瞧不起他?
——就问你上你能行吗?
【就在优柔寡断的宋钦宗赵桓被李纲说得回心转意之际,一旁的内侍突然开口:“皇后与国公已经出发,陛下岂能留在这里?”】
【宋钦宗赵桓当即脸色大变,他起身下榻,义正辞严:“众卿不必再争,朕将亲往陕西,起兵以复都城,决不可留在这里!”】
“???”
汴京城百姓缓缓打出一排问号。
——好家伙,金军未至,汴京在你口中已经被提前贷款失守了?开口便是“起兵以复都城”,说到底不就是要弃都而逃吗?
【天子不放弃汴京,何来起兵以复都城?宋钦宗赵桓的软弱令李纲失望不已,身为人臣的他唯有“泣拜俯伏”,以死相劝。】
【恰逢燕、越二王亦劝天子固守,宋钦宗赵桓终是回心转意,派人追回皇后与国公,又将治兵御寇的重任全权委托给李纲。】
见状,水镜之外的众人都舒了一口气。
全程见证了李纲如何劝服天子的百姓们,心中顿时都对这位好官好感度大增。
历朝历代的天子亦是对其赞赏不已:“国家危难之际,正需李纲这等忠臣!”
“只可惜,一腔赤胆忠心,所托非人也!”
北宋以前的人尚且不知未来发展,只知北宋覆灭,却以为赵桓终究还会抵挡一二。
虽然大都觉得赵桓之前想要逃跑的嘴脸甚是可鄙,可既然他愿意采纳谏言、回心转意,大家也愿意给他一个好评。谁让封建王朝对君王的道德要求就是那么低呢?
“至少这赵桓还是比他爹强一些的……”
“宋徽宗跑了,宋钦宗虽然也想跑,好歹被劝回来了,没有真的跑……”
而北宋以后的时空,南宋之人纵使有千般话语也难以言说,陷入了集体的emo中。
明朝的大臣却是毫不客气批评起徽宗钦宗父子,他们深知这二人造下了怎样的孽。
当了皇帝却不改本色的朱元璋直接爆粗口:“宋钦宗赵桓什么玩意!白瞎了李纲的苦心!父子三人一脉相承的软骨头!”
北宋时期,紧张的汴京百姓已经坐倒在地上,宋徽宗赵佶的所作所为拉低了他们心中皇帝的下限,此时见宋钦宗最终被李纲说服,愿意与汴京共进退,百姓们难免欣慰。